首頁‎ > ‎最新消息‎ > ‎

新竹縣(往園區、工業區)的交通問題──關於113留言的回應

張貼者:2010年7月25日 晚上8:05高偉凱   [ Ming Che Lin 已於 2010年8月20日 凌晨4:50 更新 ]
目前討論交通──特別是(經)竹北往園區的問題,人們最常提到的意見就是蓋馬路,這基本上是錢的問題,顯然縣政府沒錢,就要看中央單位在預算分配時把優先性擺在多前面。最常被提到的路包括:1.竹北交流道的改善,不管是鑽石型還是什麼葉型,甚至往北一點多開匝道,做得複雜一點,容納部份車流並解決下匝道後等左轉的車回堵到中山高主線的問題;2.縣政二路南段加拉一條路(一座橋)到公道五;3.公道五延伸到二重埔,讓一部份竹東週遭的車流走這裡來而不要走經國橋慈雲路。還有兩個與開路無關的構想:1.竹北交流道下涵洞禁止左轉,或光明六路西向縣政二路口禁止左轉(禁左轉南向往東元);2.部份時段開放中山高在竹北交流道南北的路肩。

  前述的幾個做法,有的主要是錢的問題,有的是不能大幅度解決、但是可以減少一點點堵在中山高上的車流(把堵車的長度往竹北平面道路集中)。

  勞動黨高偉凱服務處認為,趕快發展大眾交通系統才是正解。開路的速度一定比不上車輛成長的速度,路是愈開愈塞。有一個華人和拉美人移民很多的城市,汽車工業反對蓋捷運,要求蓋高速公路,結果高速公路密密麻麻,大家每天依然塞得欲仙欲死,每天開一個多小時上班再開一個多小時下班時正常,這個國家除了飛機的因素以外,加上汽車,也變成人均耗能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現任縣長邱鏡淳在很多場合,把縣內每千人自有汽車數冠全台這件事,當成好消息在說;雖然自己有車不等於每天開車,但在我們聽來,車子很多不是好消息,而是災難消息。

  繼選舉期間提出相關政見以後,高偉凱在5月20日的縣政總質詢,針對縣府及上屆議會大力贊成的三大BOT案,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特別是家樂福對面車站用地和饌巴黎旁邊的停車場,不應該給私人財團蓋商場飯店,而要用來做試點,讓人們在這裡從小汽車換成公車進園區和工業區,請參見http://www.workersthebig.net/home/interrogate/2010-05-20。具體來說我們建議:
  1. 解決園區和工業區塞車問題,試辦公車轉運,假如效果不錯,再擴大到工業區和園區週遭幾個點(如東海、新社、犁頭山、二重埔、雙溪等地),多做幾個轉運站。少開自用車,少塞車,才能節能減碳,也減少上班族的通勤時間。
  2. 公車轉運站,初期可能造成搭公車比自己開車還慢,沒有鼓勵效果,要搭配上下班時間的公車專用道;初期因為公車班次較少,可以先做公車和高乘載自用車的專用道。
  3. 整個計畫要和工業區服務中心、科管局一起規劃,包括園區內的公車路線或接駁;尤其要考慮夜間下班時間不定,與夜間等車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