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消息‎ > ‎

引導式民調,做出民眾對縣府很滿意的結論?──高偉凱在新竹縣議會第十七屆第三次定期會上的總質詢

張貼者:2011年5月27日 凌晨2:06高偉凱   [ Ming Che Lin 已於 2011年5月29日 凌晨2:26 更新 ]

 又到了半年一次、一個議員一小時的總質詢議程。高偉凱抽到五月25日的下午進行質詢;由於議題很多,高偉凱又跟郭遠彰議員借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先後質詢了交通、環保、都計、勞工、民調與教育等問題。這一次,高偉凱沒有準備書面稿;詳細的問答,請等議會網站刊出會議記錄,或等議會提供我們錄影影像再製作上網。

 

台鐵站前交通亂象,改建能解決?

 

  新竹縣內有三個台鐵西幹線車站,但是站前的人車交通一直是大問題。搭車旅客的機車停放、計程車排班(還有白牌車)、公車、接送旅客的私人汽車等等,尤其到了尖峰時間,站前交通完全打結。雖然縣府及警方做了一些調整或勸導,但是無法解決站前腹地遠遠不足以應付大量旅客需求的問題。還有候車(等火車或等親友來接)旅客的空間,特別在下雨的時候,狹小的車站十分擁擠。高偉凱請交通旅遊處巫處長協助和台鐵協調,希望改建後要確實能容納各方的需求。

 

  巫處長表示,過去交旅處經常主動跟台鐵連繫,了解改建方案。(說縣府主動去找台鐵,反過來說,大概是台鐵認為既是他們自己的業務、很少主動跟縣府溝通)高偉凱提到規劃的臨停區、排班區是否足夠的問題,處長表示會再去了解。

 

大眾運輸的規劃,要考慮本縣和台北市的不同特性

 

2005年地方選舉時,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及新竹縣產業總工會曾經找了四個選區的候選人(湖口羅美搖、新豐吳寀璇、竹北徐欣瑩、新埔張幸源)組成「反塞車連線」,針對通勤民眾煩惱的塞車問題,由高偉凱拍下各路段塞車照片做成四個選區的聯合文宣,希望從短期的早餐攤位管理、紅綠燈調整,到中期的公車,到長期的捷運評估,請縣府把塞車問題當成施政重點。可惜,當年反塞車連線只有徐欣瑩一位當選。選後,高偉凱也寫信給徐議員,並且在2007年徐議員以非國民黨的身份參選立委前來拜訪勞動黨時,再次提到從短中長期解決塞車的問題。

 

  去年第一次定期會的總質詢,針對縣政府從前一屆開始的BOT計畫,特別是竹北家樂福對面車站用地(現為停車場)、饌巴黎對面停車場,高偉凱也跟縣長表達了反對BOT、反對蓋成商務旅館或大賣場,希望能變成往園區、工業區的公車轉運站,並結合公立的養老、托育、配合上班族下班時間的傳統市場等等。高偉凱也附帶提出了公車及高乘載專用道、在園區及工業區週邊都要評估設置轉運站的主張。但是縣政府仍然堅持原來的主張,並且一直試圖找廠商投資。

 

  今年一月一日,交通旅遊處正式成立。五月初的各局處業務報告,巫處長的報告裡提到正規劃大眾運輸;高偉凱也請處長提供目前規劃中的草案。

 

  根據該草案,高偉凱在總質詢時請處長考慮台北市和本縣的不同之處,因此公私車輛的接駁點非常重要,否則就會減少民眾使用率;民眾少用,公車就會減班,最後對改善交通也沒有效果。另外,目前的草案以竹北和園區之間的交通為主,高偉凱請處長考慮台元科技園區和新竹(湖口)工業區,同時增加其他的路線和公私轉運點;處長表示,到時候先試辦,效果好再擴大。高偉凱最後也再重覆了一年前所提出的、希望轉運站是交通、托育、市場等多合一的方向。

 

  附帶一提,草案裡面也提到了公車及高乘載專用道;要讓搭公車的速度夠快,上班的人才有意願轉乘公車。

 

空氣污染,民眾檢舉,環保局來不及查?

 

  有民眾反應,檢舉空污,但是環保局的人員正在查別的案子,無法立即趕到現場;等到了以後,污染源消失,查不到了。高偉凱詢問環保局長在上班時間、下班時間的稽查人力問題,環保局古局長回答,上班時間無專屬人力,下班時間原則上是三個人,包含一名接電話。高偉凱請古局長統計,每十件報案電話中,平均有幾件會剛好碰到正在查他案、無法立即前往,局長表示會後再去調查;對於高偉凱要求增加下班時間的稽查人力,局長表示會考量經費再研究。

 

  高偉凱請縣長在未來增加環保局在稽查方面的預算,並對縣長表示,縣長要搞綠能園區,可是要綠色、要生態環保,比起無中生有搞出一個新園區,可能更重要的是先減少目前存在的污染源。縣長基本上認為可以朝這個方向研究。

 

中場休息算數學

 

  在跟郭議員借的時間即將結束前,高偉凱列出兩題數學,請教育處副處長(處長喪假中)在中場休息之後回答。第一題是「從1100不是2也不是3的倍數的數字有幾個」;第二題是「至少要丟幾次骰子才能讓一點至少出現一次的機率在80%以上」。

 

文采街中正東路口的加油站

 

  針對翰林段795地號的加油站籌設,高偉凱表示,該地確早已劃為加油站用地,業主一切合法;且都市地區本來就有許多加油站是緊鄰人口稠密的居住區。但是,加油站畢竟不是公園,同為公眾需要,公園是愈多愈好,加油站卻是不得已的必要之惡;所以加油站設置管理辦法原則上規定加油站距學校等機關用地要至少一百公尺遠,但都市計畫區才沒辦法,是無奈而非促進加油站設在學校附近。翰林段週遭並沒有加油站不足的問題,且該地現在已經是交通打結的三明治路口,又是中正國小許多學生的上下學路線(十五年前劃定時,這裡都是田和墳墓,沒幾個小朋友從這裡去學校)。高偉凱請縣長能履行居民在縣民時間陳情時副縣長的承諾,協助與業主私下溝通,以利重新檢討土地使用區分;縣長表示同意。

 

性別工作平等法,勞工處不管?

 

  高偉凱以文化局停止約僱一位蔡姓員工的例子,質疑勞工局安排的勞資爭議調解委員,為何稱不適用勞基法、無法調解。勞工局唐處長的回答反反覆覆,一下子說勞工局只處理勞基法和勞資爭議處理法,一下子又承認也是其他勞動法規的主管機關。高偉凱再質疑,為何勞方當事人向性別工作平等評議委員會申訴,勞工處卻推給人事處,誤把約僱人員當成公務人員保障法的適用範圍,把案子交給縣府人事處處理,現在等人事處再推回來,已經等了三個月還無法評議。唐處長表示曾請示勞委會,高偉凱再提出民國97年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的函,明示約僱人員不適用公務人員保障法,為何勞工處不知道;唐處長表示97年他人不在勞工處。高偉凱再質疑,過去幾十年的相關解釋令或其他函釋,本來就作為主管機關的根據,跟那一年有什麼關係,否則「調動五原則」出現的時候,根本連勞工處都沒有,豈不是都不用遵守。唐處長十分不高興,對高偉凱表示如果認為他做不好,可以請縣長把他換掉。

 

  唐處長很快地對自己的情緒性發言道歉。高偉凱則說明,交給人事處還是性平會,對申訴人權益有重大差別:交給人事處就是縣府球員(文化局)兼裁判(人事處),但性平會根據性平法,舉證責任不在申訴人、而在被申訴人即雇主。

 

碧悠關廠四年多,勞工處做了什麼?

 

  去年兩次總質詢,高偉凱都提到碧悠四百多人關廠、資遣費只領到勞基法17%即尚欠一億四千多萬的案子。這一次,高偉凱再詢勞工處,從上次總質詢以來有什麼進度,並質疑勞工處去年雖然回函表示協助了什麼什麼工作,其實大量的工作都是中年失業的員工自己做,勞工處作為主管機關,做得太少。唐處長認為畢竟勞工處不是當事人,不能變成主角;高偉凱要求勞工處盡到主管機關的責任。

 

超時工作,查了嗎?

 

  根據勞工處的業務報告,今年一月到四月,只檢查了28個事業單位,而且這是包含各類項目的勞動檢查,視檢舉人的陳述內容而定。高偉凱要求勞工處應主動檢查,至少針對超時工作的高危險群如保全、科技服務業、科技製造業和運輸業等,定出勞動檢查進度,看多久可以把各個事業單位都檢查一輪。唐處長表示人力不足,高偉凱請縣長在未來增加勞工處的員額和預算,縣長表示同意。

 

人力派遣,查了嗎?

 

 雖然官方目前認定人力派遣業合法,這與工運界的看法不同;但是即使合法,也該負擔勞健保、勞退提撥等雇主責任。高偉凱在上次總質詢也請勞工處加強檢查,尤其要從人力派遣業職業工會的會員開始查──因為職業工會投保資格必須是無一定雇主的勞工,派遣工的老闆是派遣公司,怎麼會「無一定雇主」?高偉凱舉出縣內的例子,還有老闆自己開派遣公司,另外又成立派遣工會,公司不幫員工投保,安排員工去派遣工會投保,這樣雇主應負擔保費就轉嫁到政府和勞工身上;然後員工又要繳工會會費,派遣工會還可以收到政府針對辦理勞健保的行政補助費。這個例子,唐處長表示你我都很清楚,正在調查中。高偉凱質疑問題存在多年,卻還沒有結果,並舉出一個實例,就是勞工發生職災,但是被勞保局認定投保身份不符資格,不予給付,而且在派遣工會的勞保年資也不予承認;勞工處再不查,會對許多勞工傷害很大。

 

 有關超時工作、人力派遣的問題,湖口鄉的陳栢維議員也幾次在總質詢時提出來過。

 

引導式民調?誤導式民調?

 

  接下來,高偉凱質疑縣政府,特別是綜合規劃處,委託做了民調,也拿了一堆數據做宣傳,其實根本不具參考價值。例如,「新竹縣政府縣內國中、國小學生建置雲端學園網站,可線上閱讀近千本各類數位書籍,還有教科書可讓學生預習或複習學校課程。整體來說,請問您對於縣府在推動教育方面的努力滿不滿意」,這種引導式問法,當然會問出滿意,得出來的民調有何參考意義?高偉凱舉個反例,如果我們這樣設計問題:「新竹縣政府因為預算優先性問題,放著竹北的小學擠爆多年,遲遲不開始新設學校的作業;還有竹東學校的活動中心,發包到一半因沒錢而暫停;芎林國小因為預算要等教育部的錢,讓二樓到四樓的小朋友都得到一樓上流動廁所。整體來說,請問您對於縣府在推動教育方面的努力滿不滿意」,這樣問(而且列的都是事實),想必也可以得到相反的數字。

 

  民調理論上要讓縣府知道,什麼是好的要維持,什麼很差要加強;但是這麼主觀引導的民調,除了宣傳縣府多棒以外,沒有任何效果;再加上列一堆新竹縣表現優良的數字,什麼自有小汽車比例全國第一、上網率全國第一等等,負面的數字都不列。縣府還把這些東西印了一大堆到處發,到處講。

 

  因為時間不夠,高偉凱只能在議場螢幕上很快地列出一些數字,像是車禍死亡率、暴力犯罪率、自來水普及率、國小生視力不良增加率、每輛車平均使用道路面積等等,都是新竹縣表現很差、甚至倒數前幾名的項目,縣府就不列出來,這樣怎麼作為施政的參考?議員一看縣府都那麼優,怎麼監督?

 

  而且,即使這個數字,新竹縣在全台灣排名優異,也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例如自有小汽車第一,難道不是反應了本縣大眾運輸很差?怎麼不去統計本縣上下班通勤的平均車速?所以數字本身,可能表示好事,也可能表示壞事,縣府把這些列為「縣政榮耀」,實在沒有意義。

 

青少年沉迷網路的情況

 

  為了說明數字跟民調的問題,高偉凱舉出了從小朋友到青年人上網的情形,並且拍攝了紀錄片,在議場上取中間幾段放映。2009年在東京頒獎的亞太十大紀錄片導演林智霑,協助拍攝了這部片子的大部份。有竹北的理髮師(國小家長),竹北的食品廠工人(高中生家長),新埔的果農(國中生、高中生家長),新埔的議員助理(高中生、大學生家長),新埔的電子廠工人(國中生家長),北埔的電子廠工人(高中生家長),以及湖口的紡織廠工人(技術員、工程師家長)接受了訪問。(其中竹北理髮師,是高偉凱去剪頭髮時,問到她小孩有沒有這個問題,才馬上請攝影師趕來邊拍。)家長們普遍提到上網時間太長,大部份在玩遊戲或聊天,很多在電腦前面吃飯,家人相處時間太短,不喜歡出門,近視或功課問題,甚至網友的問題。

 

  可惜官員們太忙了,大都利用放影片的時間批公文,不太看。高偉凱指出,縣府拿這些無意義的數字對民眾、對議會做宣傳,搞到自己也以為自己這麼棒,就沒辦法真的站在縣民的角度來考慮施政方向。

 

  例如什麼雲端學習,到底現在那一個問題比較嚴重?是小朋友學習資料不夠、需要從網路上得到更多東西的問題,還是小孩子已經在電腦前面待太久、怎麼樣把小孩從螢幕前拔出來的問題?雲端學習很好,但這是假設縣內的學生,在電腦前的時間並不多,而且坐在電腦前大部份時間用來學習,而且求知欲旺盛,需要看很多書是縣內圖書館找不到的,必須在網路上看──這種學生有沒有呢?有的,但只是少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在電腦前面的時間已經太多了,怎麼縣府還要搞雲端、把本來不必在電腦上看的書都搬到電腦裡面看?

 

動漫館重要,還是路平重要?

 

  高偉凱表示,現在縣府準備花好幾億蓋動漫館,如果做個民調,說縣府要搞國際動漫館,如何如何,請問縣民對縣府滿不滿意,大概會得到滿意的回答。可是,如果我們問民眾,現在縣府有兩、三億可以花,你贊成用來蓋動漫館,還是用來把中正西路、溪州路、福興路和福興東路鋪平,大概縣民的回答會很不一樣。可惜時間不夠,沒辦法在議場螢幕上秀出高偉凱這段時間來拍的一些「避震器殺手」的照片。

 

施政不要鬥行市,不是只有英語重要

 

  回到上網的問題。高偉凱表示,縣府不深入到民眾裡面,不從民眾的立場來考慮什麼是施政重點,結果就什麼東西聽起來很炫,就把什麼當施政重點。像是資訊、科技、網路、英語情境教學等等,變成「鬥行市」(不見得好卻一窩蜂湊上去)。講到這裡,高偉凱就回到之前出的數學題,請教教育處姜副處長。姜副處答對第一題,第二題的計算方向基本上接近。高偉凱表示,算數學不是副處長的業務,對錯就不討論了,列這兩題主要是讓大家了解,很多學生不會,不是數學不好,而是中文不好:像第一題,又要處理「或」(2的倍數或3的倍數),又要處理「且」(2的倍數且是3的倍數);第二題,有些學生一看到兩個「至少」,就根本整個題目都不看了。

 

  其實之前幾次,高偉凱也一直希望縣府不要只注重英文,現在小孩子會講客家話、河洛話、泰雅語和賽夏語的愈來愈少。這一次,高偉凱就教於數學老師的教學經驗,藉此列出這兩道題目,再提出中文(包括國語)的問題,希望提醒縣府,中文不好,很多科目都學不好。

 

結語

 

  最後剩下一點時間,高偉凱請縣長就這幾個問題做回應,縣長表示了解剛剛提出的小孩子上網、在電腦前面吃飯等等問題。高偉凱也再度強調,不要做騙人騙自己的民調,要客觀一點、站在人民的立場來想問題,像上網,勞工處如果做不好,讓工人工作時間太長,家長帶小孩變成電腦在帶小孩,就會變成教育處的問題;教育處做不好就會變成社會處的問題;社會處再做不好,可能要變成警察局的問題了。縣府每年的工作報告和施政計畫,內容都差不多,除了例行性工作之外,沒有從縣民的角度來考慮應該做什麼,像上網的問題,影片裡民眾提到校長和老師們做了那些努力,但縣府及教育處的施政計畫隻字未提,都沒把這裡問題放在眼裡,反而是基層的校長老師走在縣府的前面努力。

 

  像影片裡的,正是一般普通的縣民,甚至是優秀縣民──其中有一位是去年新埔水梨節豐水梨、新興梨雙料亞軍得主,但是即使在山上工作時間很長,全部一公頃多的山,全年收入卻遠遠不如在工廠上班的薪水。像這樣的小老百姓關心什麼問題,才是縣府的施政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