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凱在第17屆第5次定期會的縣政總質詢中,沒有時間提到快捷公車的問題,所以在事後提了書面質詢,雖然大部份的意見是四月中就提給縣府的。今日(5月29日)收到縣府的回覆(5月25日府交通字第1010067959號函),高偉凱的質詢和縣府回覆的大意如下: 1.衛星定位與即時查詢系統(含竹北免費公車);或確實依網路上公告的時刻表(唯該時刻表未考慮塞車因素,與現實情況相差甚遠)。可考慮與新竹市或園區整合。(縣府答:預計六月底前完成後再正式上線) 2.尖峰時間增班或改大巴。(縣府答:1號線6:00那班取消改為6:50) 3.離峰時間及假日或可減班(或整合2、3號線)。(縣府答:在不影響總班次數下,可視實際運行狀況調整班次時間) 4.公車可以比小汽車快一點的方案,短期:即類似新安路交流道上加大淨空區、開放快捷公車在7-9直接左轉,95B開放公車「插隊」或其他便利公車之措施;中期:公車及高乘載專用道;長期:公車專用道。(縣府答:直接左轉問題研議中,「插隊」部份視高公局試辦95B匝道改雙車道情況) 5.園區內之站牌不明顯。(縣府答:請行銷公司加印公車手冊) 6. 科管局設站(尤其是2、3號線),以及園區生活館設站的可行性。(因2、3號線乘客,經科管局,要再向西前行至新安路交流道、左轉南向、迴轉北向、右轉東向,才能抵新安站,尤其塞車時間,徒耗十分鐘以上。)(縣府答:科管局認生活館已飽和) 7. 蜂鳴器太大聲。(縣府答:已調降音量) 8. 杯架要拆掉或改善。(縣府答:已拆) 9. 竹北端增加路線(例如新社,另有民眾建議,莊敬勝利及自強成功之人口密集區、搭車乘客多的地區可否隨招隨停)。(縣府答:視民眾需求再爭取經費) 10. 園區端增加路線或站點(例如實驗中學正門口)(縣府答:1號線增實驗中學站,實驗小學站更名為金山街站) 11. 竹東線的可行性(羅吉祥議員已提過),以及其他鄉鎮往竹科;各鄉鎮皆有公車路線,才能有效減少經國橋及中山高、甚至園區內部之車流量。(縣府答:階段性計畫爭取經費中) 12. 搭公車的鼓勵措施,例如,採類似悠遊卡,凡搭車刷卡五十次(一日限兩次)者,由縣府提供類似減免稅捐、或贈送縣內旅遊券(沒有這個東西,但為搭配花燈,可考慮製作,以鼓勵外縣市旅客採小型車以外的方式進入本縣)。(縣府答:「免費」就是鼓勵) 13. 司機工作時間過長,影響乘客安全。(縣府答:已請金牌客運研議檢討) 14. 公私接駁點(例:喜來登附近可否免費停汽車,或搭公車者優惠,則新埔、芎林等地區竹科勞工皆有機會搭乘,或另覓合適之接駁點並將公車起站向北或向東沿伸;同理可向西朝新社、鳳岡、溪州等地辦理)(縣府答:研議) 15. 候車亭要遮陽蔽雨。(縣府答:未來研議) 16. 因本席所了解乘客意見遠非全面,建議縣府應詢問乘客意見、公車上問卷調查等。(縣府答:有縣長信箱及金牌客運申訴電話) 17. 針對站牌旁的大樓,詢問「不搭車」的原因;並針對該原因尋找解決之道,增加搭公車的人口,才能有效減少小型車。(縣府答:持續進行問卷調查) 18.針對新竹工業區(湖口)、台元科技園區之規劃方案。(縣府答:七月闢駛高鐵至湖口工業區;台元園區爭取經費中) 另外,針對尖峰時間拖班的問題,高偉凱在定期會提案中也請交旅處依合約監督、必要時予以記點扣款;這也是加司機、減工時的方法之一。縣府的回答,對尖峰時間拖班以及客滿致民眾「上不了車」的改善有限;對於讓公車走得比小汽車快的措施,沒有具體因應;站牌不明顯問題,不是改善站牌,而是「印小手冊」;鼓勵措施,縣府認為「免費」就是鼓勵,我們認為還不夠,因為現在搭快捷的人,可能要提早20-30分鐘出門,也是一種「懲罰」。 快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不能大量增加乘客,馬路上能減少的車流就有限,公車反而更慢,會影響搭乘意願,甚至讓本來願意搭公車的人放棄,人數一少,這個針對塞車和節能減碳的措施就等於失敗。所以縣府必須積極地做出各種改善,不能「順順地試辦三年、其他以後再說」。這是我們自從兩年多前就職以來,就一直給縣府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