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高偉凱有三個早上用來坐公車,就是新竹縣政府辦的,從竹北到園區的公車,三條線都坐過了。我們希望看看公車的成效,並了解乘客的意見。不過,下班時間的班次,或是夜班上下班的班次,還沒有搭過,有機會再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狀況。 一、乘客反應的,以及我們自己看到的問題,包括:
1.希望有衛星定位可以給大眾查閱:希望在站牌可以看到還有多久車子會到;但是很多人都有智慧型手機,希望在網路上就可以查詢。目前站牌上註明了頭末班車發車時間,但是沒有中間每一班到達本站的時間,例如:台灣企銀07:04,但是網站上可以查詢。但是因為下一個問題,所以網站上的時刻表仍顯不足。 2.公車到站離站時間與網路時刻表不符:離峰時間,公車可能比較早到站,也比較早離站。真的有人看到06:34,就到06:33才去站牌,結果剛好看著車子起步而去。但是更常發生的是這種情況:尖峰時間,公車塞在路上,所以預定時間根本到不了,所以本來08:14要來的車,可能08:39才抵達。等公車等太久,據一位終於等到車的乘客表示:「剛才好幾個人等一等就走了。」估計是回家自己開車或騎車吧。當初寫出來的到站時刻表,沒有考慮尖峰離峰的因素。 3.尖峰時間班次不足: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乘客上不去,要等下一班,特別是目前乘客最多、因為走中山高而不能站人的1號線,雖然已經是最密與最多司機最多車輛的一條線,目前問到最多的,是倒數第二站有人曾等到第三班才上;最後一站衛生局的乘客,有人就多走五分鐘去第一站縣政府,在竹北市區繞個十分鐘再上高速公路。第二個方面是回不來,以1號線為例,8名司機,06:30的司機要回來開08:00那一班,這OK;但下一班07:00的司機要回來開08:10那一班,實際上可能08:35才回到縣政府,因為塞在路上很久,同理,07:10的司機要開08:20,但其實08:50還回不到縣府。針對上不去的問題,有乘客建議尖峰時間開大巴,或縮為5分鐘一班。2號線3號線目前一天內各有三位司機,雖然路線較短,省掉新安站到金山街塞來回這一段,但經國橋以及新安路還是會塞到,有同樣的問題。目前1號線乘客上不去,還不是普遍的現象;2號3號也極少出現有人必須站著甚至站滿人的情況,但隨著乘客人數漸增,要提前因應這個問題,否則會影響搭車意願。 4.公車照樣塞:因為搭車的人還很少,所以目前對改善交通毫無幫助,照樣塞的情況,公車比自己開車慢,因為第一,公車不能開到公司門口,還要走一段,甚至有人還要接駁;第二,在某些路段,小車比較好擠,公車相形之下就更慢。公車可以比較快,但快在兩個交通規則上的模糊地帶:一是中山高進入新安路交流道,小車慢慢排,公車如果一直走主線,等到快到交流道才往右切進去,就可以插隊,乘客反應:自己開車就不敢這樣。但是公車這樣做,也不是法規或交警特別容許。二是下經國橋要過慈雲公道五路口,公車要直走,但是走最右側右轉道,就比內三線慢慢排要快,但這和前一點一樣,其實也要靠警察閉兩隻眼。(但還在橋上時,7:10開始時速也多在15公里以下,停車不動的時間更多。)2號3號線到了新安站對面,還要繞一大圈,到新安路交流道上左轉、迴轉、右轉才能進站,民眾看著自己要接駁的下一班車就要開走,感覺上真是塞得天荒地老欲仙欲死。這是因為沒有公車專用道或是其他法規上可以對公車優待的措施。 5.杯架:乘客反應,很少用到,常常卡住身體或撞到,很痛;尤其是雙人座位坐到裡面的人。真要用時,7-11的咖啡放不進去,鋁箔包放不進去,小鋼瓶怕刮到。 6.與接駁車不同站:新安站有竹南接駁車,但園區的巡迴公車,只有一條線在新安站,其他三條在科技生活館。平常看來,新安站到生活館是非常非常近的距離;但是在上班時間,寸秒寸金,為了趕上準時發車的巡迴車,很多勞工必須急行,甚至要抄小路比較快;而因為抄小路,過馬路就沒辦法等紅綠燈(事實上也不想等)走班馬線。據了解,科管局認為生活館已太擠,不同意再容納別的公車進駐,恐怕這個問題不容易解決。 7.站牌不明確,或根本沒有站牌:據了解,也是科管局不希望再給別的公車設站牌,但是同意在既有的站牌再張貼竹縣快捷公車,唯不明顯或根本沒貼,乘客等起車來不踏實:會不會等錯地方,等到天黑都沒有車子來?連新安站,對某些乘客來說,該張貼的海報也不足以明確傳達訊息。 8.也是加開班次的問題:6:30至7:00之間可加開一班或兩班,那也算尖峰時間;另,2號3號線尖峰是20分鐘一班,最好再縮短。至於8:30到9:00有沒有機會排除在尖峰時間之外,需要再評估。 9.公車的倒車蜂鳴器太刺耳。據金牌的班長表示,已調到最小聲。實際上,在新安站倒到最後,最靠近建築物時加上回音會最大聲;如果無法改善,請乘客在新安站往東邊站(科管局和生活館方向),不要站在最西端(中山高方向)。
二、乘客的建議 三、乘客要搭車的原因 四、司機 五、其他人不坐車的原因 六、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