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消息‎ > ‎

新竹縣政府在元旦宣佈砍八項非法定社會福利

張貼者:2016年12月31日 晚上8:04高偉凱

  縣府升完旗、放民眾去健走後,就在縣務會議上放出這個震撼彈:大砍非法定社會福利。這之前雖然有風聲,但縣府完全沒有事先正式和議會商量。坦白說,這等於是給議員台階下,因為議員大可以在民眾面前政治正確地說「我非常非常強烈反對找人民開刀,縣府未經議會同意就砍」。

  最大筆的,是老人年金,縣府負擔的3,000元要攔腰砍半剩1,500元。不過這還不到七年前縣府突然宣佈老人年金排富(其實是排中)的幅度,那一次一下砍掉全部的三分之二。

  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支持:一、在現金和非現金的社會福利中,優先酌減現金社福。二、社會福利應該儘可能有排富或排中措施——但是也應該考慮我們「鄉下」的特殊性:很多人手上有不動產,但不如都市有變現的可能,而且傳統觀念也把賣田賣地當成敗家,此時需要有配套措施補足中央認定低收、中低收等標準的漏洞。

  不能以為這是縣府首先拿人民開刀的項目;其實早在這些非法定社福之前,縣民已經犧牲了很多很多,例如:

  早就知道小孩子愈來愈多,但因為縣政困難,縣府沒有提早在竹北新設學校,造成公立幼兒園比例太低,國中小擠爆,流浪學生或工地學生。

  警消人力不足,勞工處處理勞動檢查、勞資爭議人力不足,早就該裝紅綠燈或監視器的地方沒有經費,影響公共服務品質。(如果出了車禍,更是縣民直接犧牲)。

  不只是老人、農民,還有身障者、需特殊照顧的兒童等等,很多社福計畫要委託給民間團體辦理,但據說因為縣府付款太慢,讓委辦團體週轉困難,影響後續投標意願。

  縣府當然還有別的地方可以開源節流,例如酬庸性的人事安排或非關縣政必要的措施——舉例來說,民眾想要縣長的助理去捻香(這實質上也是非法定社福),也想要現金社會福利,如果一定要去掉一項,去掉捻香比較好。開源方面,例如台科段的土地賤租給沒有公益性的外僑學校,如果真的要犧牲公益性,至少要高底價標租。煙火式的活動,現在是少很多了。但是,這些被提出來的,與我們財政缺口相比,還是小數目。

  倒是,縣府不跟議會商量,使得以下這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沒得討論了:

  一、被砍掉的八項,有沒有應該留、或是其實金額很少不需要砍的?重要性愈大,金額愈小,這兩個因素來考量,其是這八項及其幅度,有討論的空間。

  二、還有列在八項裡面的,有沒有可以砍的?例如縣民保險,如果已經決標簽約,當然很難變動;不過,這是一項「即使家財萬貫,即使不是主要的家計負擔者」,也可以拿到300,000。為什麼意外死亡不同於病死或突然病死、需要另外補助,也可以討論(這實質上也是非法定社福)。(一樣發三十萬,用補助的方式,可以設條件;用保險的方式,還是可以設條件,但是比較困難。保險還會讓死者家屬面對私人保險公司業務員對於「是否真的算意外死亡」的調查。)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問題要檢討,第一個問題是本縣的特殊性,這我們之前說過了。受少子化影響,全國0-4歲幼兒數,去年只有24年前的65%;但新竹縣還有90%的水平。最近14年,0到4歲幼兒人口全台少了26%,新竹縣卻只減14%,但竹北市不減反多了50%。小朋友減少的鄉鎮,教育經費減少有限;但小朋友大量增加的竹北,蓋學校以及包括其他鄉鎮市改建、擴建的資本門開銷很大,維持學校和教職員的經常門也逐年升高(對照七年前,我們增加的每年教育人事費,超過新蓋兩間學校的錢)。以及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這些是中央應該特別補助本縣的部份。

  更大的問題,是全國財稅與中央地方稅收權責劃分,目前縣市政府應負擔的任務,大於劃歸縣市政府的稅收項目及收入。而中央十幾年來減稅措施,沒救到經濟,有的直接影響地方政府收入,有的影響中央自己間接也影響中央可以分配或補助地方政府的經費。

  我們透過局處長對縣長的建議,並且也直接在電話中建議縣長(不過跟他講話很累,因為他很少把別人說的話聽進去腦袋,他比較重視講話給別人聽):
一、前述的中低收入戶認定之補強措施。
二、八項裡面,有沒有不該砍、不必砍的。
三、八項以外,有沒有可以砍的。

  最後,還是重覆一下,去年十一月審預算時,本席主張砍幾筆預算時,呼籲全體議員的一段話:

  我們雖然即將通過這233億的收入,可是實際上很可能不會有這麼多收入,而且明年的收入還要先補今年的缺口,所以支出勢必要砍。如果我們現在刪預算,就是我們議會決定砍什麼;如果我們一毛不刪,就是縣政府自己決定要砍什麼。

  結果是比照過去很多很多年,預算一毛未刪。(話說回來,因為預算是公共債務法法定債務上限的分母,一旦變小,就要立刻擠出更多錢還已經到達上限的債務。)然後,就是今年縣政府送給大家新年快樂的元旦禮物。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934197…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101001390-260405

http://udn.com/news/story/3/2203797

附:報導中有提到,「縣府指出,自中央研訂房地合一稅制起,因房地產市場急凍,衝擊地方財政收入,2015年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短收7.17億,今年地價稅短收0.56億、土地增值稅短收達13.3億,縣府面臨32億財政缺口」。這的確是縣府常有的說法,但是有兩點待商榷:1.不只是稅收問題,縣長期以來的開支,是靠賣土地補足的,現在好賣的土地都先賣掉了,所以收入減少。2.如果靠著炒房地產來增加社會福利,民眾享受了社福,卻要背沉重的房貸,這樣算得合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