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勞服中心通訊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通訊 61

張貼者:2017年6月22日 下午5:23高偉凱   [ 已更新 2017年6月22日 下午5:26 ]

2017.6.23出刊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出版 電話:03-6570655 傳真:03-6570292

網址:http://www.WorkersTheBig.net 電子郵箱:laborpartytw2@gmail.com

新竹縣房屋稅倒退修法——

  縣議員本黨高偉凱與綠黨周江杰請辭

54日新竹縣議會經過幾番辯論之後通過房屋稅的修正法案,將「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徵收稅率由2-2.5%降為1.6%。本黨議員高偉凱與綠黨議員周江杰立刻宣佈因本案請辭。


  今年71日起,竹北原來兼作議員服務處的本中心辦公室會繼續正常運作。


房屋稅的金額受三個因素影響:房屋標準單價(含折舊)、地段率、稅率。前兩項是縣府的職權,不需經議會同意,去年縣府都進行調整,不過主要是二、三十年應調整而未調整的部份。第三項即稅率,首先是中央法訂定,針對住家用房屋,「自住」訂為1.2%「非自住」以1.5-3.6%的範圍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訂定報民意機關通過。目前新竹縣採行的自治條例,是高偉凱與周江杰提案修正於20151224日通過、去年71日開始實施的稅率,「非自住」在兩戶以下者,稅率2%,在三戶以上則所有非自住房屋稅率2.5%


中央規定,一個人(連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自住」房屋最多可以有三間;反過來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有「非自住」房屋,很可能是他的第四、第五、第六間房子。建商手上還沒賣出去的房屋,也算「非自住」房屋。


「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稅率應該訂多少才合理?


「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稅率,要考慮幾個問題:


一、以地價稅來說,「自用」和「非自用」的稅率差距,至少是五倍。房屋稅方面,「自住」和「非自住」也應該有相當的差距;中央法已經將這個差距限制在三倍以內。


二、目前的稅額,並沒有高到真的能產生打擊炒房囤房的效果;但至少應該表達我們社會對待房屋的態度:「不禁止,但不鼓勵」擁有「非自住」房屋導引社會把房屋當成民生必需品而不是投資理財的手段。並且在方向上,要降低「非自住」房屋屋主的議價籌碼希望促進降價求售或求租。


三、承前項新竹縣的房價所得比(平均房價對平均年收入比8.72白話說,就是不吃不喝8.7年才能買一間房,在全台灣僅次於台北、新北和台中,高居第四名。新竹縣比桃園、新竹市更需要拉大「自住」和「非自住」的稅率差距。


四、應該讓建商大賺錢、鼓勵他們多蓋房,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是應該讓民眾減少房貸佔收入的比例、多一些錢少一些加班、提昇生活品質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但尤其在目前稅額偏低的情況下,去年的房地產不景氣,和新竹縣的房屋稅率關係很小——新竹縣去年房地產交易的衰退幅度,跟全台灣比還算較輕微。


五、承前項,所以稅的高低與否,和交易量的多少、經濟是否景氣,沒有絕對的關係——建商顯然沒有都跑去開曼群島或維京群島蓋房子。真的影響「房屋賣不出去」的最重要原因,恐怕還是房屋太貴。


六、有人說,屋主會把稅款轉嫁到售價或租金上面。但是:1.屋主和買方/房客各自的談判籌碼受各種因素影響,目前的稅額仍偏低,算是極其微小的因素。2.「如果我不買,你要付比較貴的非自住稅率」或「如果我不租,房子空著還要繳稅」也可能提高買方或房客的議價籌碼。3.照這種邏輯,營業稅也不用徵了,因為物價會漲;營利事業所得稅也要廢了,因為雇主就會漲工資。


八、新竹縣政府這幾年財政困難,連帶影響到教育、交通、警消、農業等各方面的施政,今年年初才砍了八項非法定的社會福利。不管金額多少,應該是讓有錢人多繳點稅,沒有理由現在幫有經濟實力的人減稅。


九、以這次議會「平均每間房屋減稅4,140元」的減稅幅度來說,大約一間市價一千萬的房子減稅金額會等於這個平均值。一千萬的房子我們要多收這四千元,等於是九牛一毛,離「反商仇富」的罪名還很遠。可是,他們連一毛都要拿回去。


建商抱怨稅太多 議會修法減稅


去年八月,建商團體的代表要求新竹縣長和議長召集議員開會,要求降稅。十月,過半數的議員就提案連署,要把「非自住」的稅率降到1.5%。因為議程安排與議事效率等原因,最新的修正案拖到今年五月才審,提案人並把提案改成降到1.6%。修法的理由,就是諸如稅金會轉嫁到售價和租金、對「經濟弱勢者」不利,以及減稅救經濟等等。


修正案除了幫「非自住」房屋減稅以外,也把本來分成兩級的差別稅率(2%2.5%)變成單一稅率1.6%。依稅捐局統計,全縣房屋稅的納稅義務人(不包括未擁有房屋的家戶),92%只有自住房屋。換句話說,最新修正案是幫擁有「非自住」房屋的人減稅;估計平均每間房屋減4,140全部減稅額是7000多萬元,其中165家擁有三戶以上「非自住」房屋的建商,佔了全部減稅額的43%3000多萬。


五月四日下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辯論,明確反對減稅案的只有2-3人(高偉凱、周江杰以及一位曾任行政首長的議員雖然表達支持修正案但明言反對降「非自住」的稅率、因為年輕人買房困難)。高偉凱向主席表示「保留最後一次發言權到(如果)三讀通過之後」,這意思是放棄繼續發言反對;隨後大會即以無異議通過二讀並逕付三讀,全案修正通過。高偉凱即表達辭職聲明,宣佈在新法開始實施的71日辭職周江杰隨即跟進。高偉凱並於55日遞交書面辭職書,直接拿到收發並請議會職員立刻蓋收文章。


新竹縣議會據說已經廿幾年不曾表決。不表決的慣例,在民主制度裡好像很奇怪,但是對「多話的小黨」有個好處:不管表決不表決,都不影響最後結果,但是可以儘量講,講很久、講很多次不會有人提「停止討論立即表決」的動議有時候還可以拖延決議的時間到幾天或幾個月。這也是高偉凱最後決定「不表決就輸掉」的理由:享受了這個慣例七年的好處,很難在要離開前的最後一刻破壞慣例。


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


高偉凱在辭職聲明以及後續網路、媒體、各團體聚會的場合中,向選民道歉:本來應做好做滿,沒有重大理由,不應提前離開;這次不得不用這麼大的動作,才能讓多一點民眾注意到:


一、反省台灣二、三十年來減稅救經濟的迷思。通常是減到富人稅,救了富人的經濟。例如一年半前立法院廢證所稅,居然沒什麼團體出來抗議;希望更多民眾注意到這個問題。


二、房屋是民生必需品,不應當成理財工具。


三、大部份的民眾就是只有一間自住的房屋,姑且用縣稅捐局的數字來說:為什麼92%的民眾投票選了卅幾席議員,到議會裡卻變成只有8%?我們以為民主是人民作主,但投票當了一天的主人,之後四年真正作主的人是誰?這是全台灣共同的問題,我們民眾要好好考慮改變過去投票時的判斷方式:平常大家都會罵,說政治都是有錢人在搞;但真的到了投票的時候,我們還是投票給這些人。


高偉凱引用「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希望藉著這個事件,雖然在一個縣損失一席的一年半,但未來在各鄉鎮、各縣市要有更多代表「92%」的人進入各級民意機關。


勞工們,我們都是92


針對辭職特別是選區內的民眾,有各種挽留或批評的意見。但本黨和綠黨、樹黨的地方黨部決議共同合作,把議題的焦點放在房屋稅而不是個人的去留問題,決定發動「我們都是92%」的連署向議會請願,要求把非自住房屋稅調回到2%以上。以首先提出請願意見的樹黨竹北市民代表許育綸及綠黨葉日嘉為代表人,各勞工、環境、居住與土地議題團體和一些村里的合作下總計獲得七千多人連署,期間舉辦五場說明會,並在524日以500人的集會向議會遞交請願書。議會也在68日召開人民請願案件處理委員會。不過,重點還是有多少議員感受到強大的壓力而願意提案調升。


房價高的問題,就像高學費一樣,雖然不是涉及到職場上直接的勞資關係,但也是勞工要關心的議題。廿年來,平均工資的漲幅不但比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漲幅還低,更追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房價一漲,等於我們在廠內辛辛苦苦加班,都好像在做白工。


房屋稅乃至於政府稅收的問題,也是勞工問題。政府有錢,才能多辦公立幼兒園、把該做的交通設施做好,甚至增加社會福利,減少勞工家庭的負擔。公立幼兒園太少,勞工萬一抽籤沒抽到,私立幼兒園的學費又比私立大學還貴,等於我們在廠內爭年終獎金爭了半天都白費工夫。


所以,勞工,尤其是組織起來的、有工會的勞工,應該自己把這個任務承擔起來,隨時發動各種行動要求降房價、增加有錢人的稅。並且在每次選舉的時候,在各地派人出來參選,發揮勞工團結的力量,改變「我們在外面是92%,到了裡面卻變成8%」的處境。選民意代表,並不是說我小孩沒抽到公幼、可以找他讓我的小孩擠進去;而是要求政府多抽富人稅,把公立幼兒園辦多辦好。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佔全部幼兒園學生的比例來說,全台灣在30%以上,新竹縣不到20%,竹北不到8%。大家要水溝路燈農路駁崁這種事找哪個民代都會做但是要挑戰「房價高而公幼少的新竹縣,卻在幫很多房子的人減稅」這件事,只能靠勞工自己有很多席民代才行。


也不能漏掉,整個房屋稅的爭議,綠黨是我們的好盟友,樹黨和時代力量也相當主動聲援。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1986年,遠化工會羅美文及新埔社運人士陳金進等人,成立了新埔勞工服務中心。1988年工黨成立後,在新竹市成立勞工服務中心,1989年變成分裂後新成立的勞動黨的勞服中心。1991年,中心正式遷到竹北市三民路。2007年,中心遷至新竹工業區邊邊。2009年高偉凱當選後勞服中心再遷回竹北,與議員服務處合併。


也就是說,勞動黨及黨的前身,在沒有一席民意代表的時候,已經在新竹地區服務勞工超過20輔導許多勞工成立工會、進行勞資爭議、勞工教育、組織勞工陳情抗議。有民意代表,當然有助於我們的服務工作;但是即使現在失去這一席,也不過是讓我們回到2009年之前的情況——何況我們現在仍然還有一席鎮民代表(新埔陳新源)。勞工服務案件要能成功,最重要的還是勞工自己的堅持與團結。


過去在台灣各地,也有很多工人、工會幹部當選。新竹縣議會就曾經有苗栗客運罷工的工會幹部當選。可是,之前當選,可能是因為國民黨、民進黨或宗親、派系的力量與訴求,和勞工運動的關係不大。靠著勞工運動的力量、以勞工權益當作主要的訴求,高偉凱是第一個當選民意代表的,甚至到現在還是唯一的席次。(本黨陳新源當選,主要還是地區性的訴求、以服務在地鄉親為號召,加上在環保議題上的努力。)


今天丟掉這一席,是本黨與台灣勞工運動暫時的退卻,希望能激起勞工團結的動能,未來在各地搶上更多席次。


工人不大,團結最大!




別等口渴才挖井,今天就來組工會!

湖口兩太陽能公司員工相繼成立工會


位於新竹工業區的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今年停發端午節獎金,工會先是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調解不成後在廠內動員會員貼貼紙表達訴求,接著又趁工廠舉行股東會時在廠門口抗議,以行動劇諷刺資方平常要求勞方「同舟共濟」,講到發獎金就把勞方踢下船。


元晶工會早在去年八月成立,當初是因為公司少發中秋獎金,員工憤而成立工會。工會爭取後,資方才在年終補發中秋獎金的差額。後續工會又針對勞工退休金高薪低報、工會辦公室等議題,與資方進行協商。然而後續談判不順利,公司對於工會訴求皆冷處理。眼看在室內安安靜靜的協商沒成效,工會只好改採取在室外大吵大鬧的方式來訴求。


無獨有偶,與元晶太陽能同產業,位於工業區同一條路上的昇陽光電,今年五月也成立工會。昇陽光電在四月間突然變更班表,將做二休二的輪班人員改為常日班。有些人原本按照做二休二的班表安排了保母、進修,無法配合常日班作息,於是申請調解,希望公司乾脆資遣。在調解會上,公司改口說取消常日班,恢復做二休二。但因為公司另有把做二休二改為做四休二的趨勢,員工為避免將來勞動條件下降,便發起成立工會。


過去三年本中心處理的集體勞資爭議,多數是公司即將遷廠,或突然欠薪的案例。勞方往往等到突然沒了工作(或者無法在原來的地點工作)、領不到薪水,才來行動;這時候組織,很容易變成只行動一次的工會甚至自救會,而且常常員工組織工會的目標就是瞄準「希望被資遣」


   但去年成立的竹北市公所工會、元晶太陽能工會,到今年成立的昇陽光電工會,都是在公司營運還正常時,勞工為了避免勞動條件降低甚至爭取提高,所組成的工會。這才應該是工會運作的常態:工會更應該跟資方談獎金要發多少、工作時間如何縮短、加薪幅度多大等議題,而不是只談依法給資遣費,欠的工資分幾期償還等議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靠勞工主動、有意識的組織起來,在風雨來臨前就修繕門窗,不要等沒水可喝才來井井 本刊版權工有,歡迎翻印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通訊 60 2017.1.18出刊

張貼者:2017年1月18日 下午4:47高偉凱   [ 已更新 2017年1月18日 下午4:49 ]

文獻中不曾記載有過勞工抗爭的離島——

  要求同工同酬,澎湖車船工會罷工

去年1222日下午,本中心接到澎湖司機來電,問有關罷工的問題。澎湖縣政府公共車船管理處企業工會理事長魏睿宏表示:已調解不成立,預定次日(23日)召開臨時理監事會決定27日罷工投票,而且「澎湖當地沒有人搞過罷工,沒有人知道怎麼做」。

  就我們所看到的文獻,還沒看過澎湖縣有勞工抗爭的事情(連日據時代針對台灣工農運動的資料記載都很少涉及澎湖)。鑑於這可能是離島首次正式罷工的事件,本中心立刻把訊息告知南北各勞工團體,並與澎方建立一個LINE群組,希望由整個本島的力量來協助。

  經工會請求,本黨榮譽主席羅美文於23日清晨搭機飛馬公,先了解狀況後返台;連續幾天的連繫後,本黨新竹縣議員高偉凱與台南市產業總工會祕書長黃育德再於27日赴馬公,現場協助開票後的準備工作與罷工。

  這個車船管理處是澎湖縣政府的一個單位也就是說員工的雇主是縣政府。澎湖車船工會有會員一百人,其中公車司機五十餘人;五十餘人裡面,約三十名是契約司機,是罷工的主力(但也有少數正職司機參加罷工)。所謂「契約」司機,是指97年以後進用的人員,政府用一個名稱來和之前的員工區隔,以「增進營運效能,節省人事成本」根據〈澎湖縣政府公共車船管理處契約勞工待遇管理要點〉),也就是用比較少的工資來請人做一樣的事情,這點也是這次罷工的主因。罷工的主要訴求,包括調薪、離島加給、年終獎金、婚喪病子女等福利這些問題,都和「同工不同酬」有關。還有一個訴求是提高保險額度、政府負擔保費;這是交通運輸業常碰到的問題。除了車禍事故的賠償外,司機也抱怨管理處連法律支援都沒有。雙方曾在去年五月調解不成立,也持續協商,但是沒有具體成果。

  問題的關鍵之一,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希望節省人事成本。縣府回絕工會要求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行政院已訂定辦法,將「契約」人員的薪資設了上限。但是,這個「天花板」是否包含離島加給、年終獎金、各項福利,雙方沒有共識。

縣府還有一個更不幸的說法,稱車船管理處是一個「自負盈虧」的單位。我們去戶政事務所申請個文件還要繳象徵性的工本費,而澎湖縣民搭公車則是完全免費,這樣的單位要「自負盈虧」,豈不是到海枯石爛都不用調薪?

  工會在27日下午五點多開票完畢,以65票對11票通過罷工,考慮到搭公車的以老人學生為主,要有預告期,就決定到第二天的第一班車才開始。作為縣府轄下單位,管理處的員工也和其他縣市政府、公所的府外單位或臨時約聘雇一樣,有不少比例的員工都是「有人介紹進來的」,這些原來的介紹人以及相關有力人士,也間或與司機「溝通」;罷工投票開票後到午夜,這樣的「溝通」變得十分密集,使工會在十點多又把契約司機找回來,討論「因為大人物出面要約雙方協商,是否暫緩罷工談不成再罷」——不管是對「罷工」這件事的陌生與恐懼,還是因為各有力人士的溝通,司機們相當傾向暫緩,但是因為沒有得到「次日早上馬上協商」的承諾,司機仍決定如期罷工。

  當晚縣府也宣佈請遊覽車業者及軍方配合、減少部份班次,並且實際上也這樣做了當夜並連絡不配合罷工的正職司機先把車子開出車場;內勤人員也出門幫不熟路的司機帶路線。工會討論了如何阻止「替代性勞動力」來開車,但除了能不能做到以外,也因為顧慮到學生和老人家,就完全放任縣府調動車輛與司機。

縣府另外也對媒體說明,稱這些契約司機每月薪資高達四萬多。這個說法當然只會讓司機更氣憤:四萬多是少數的例外,而且還是大量的加班費加上去才有這個錢。

28日凌晨四點多,罷工人員開始在車場集合;但是既然封鎖車場無實質意義,該處又人煙稀少,於是在八點多將罷工線移到馬公臨時總站。罷工不是激烈的雙方對峙、唇槍舌劍,或是慷慨激昂的口號與歌曲這只是很小的部份;罷工最多的時間,是乾耗,在寒風細雨中枯坐(現在罷工和以前不一樣了,人人都有智慧手機和行動電源),心裡偷偷地希望對方趕快來談判,趕快結束這件不知道會拖多久、會損失多少收入、最後會不會成功、會不會被秋後算帳的「平生第一遭」(很可能也是澎湖第一遭)風波。同仇敵的士氣、堅持到底的氣勢,只有在對峙之中才會激發出來。大部份時候,罷工是看不到敵人的,只能拚命說服自己:雖然我很怕、但是對方也很操煩、對方其實也想要趕快結束—並不是縣府不來談就表示他不怕我們罷三天、罷三週、罷三年。

  所以一旦傳說某某高層要來邀雙方協商了,罷工現場當然就彌漫著期待的心情。九點多,開始傳說勞動部勞資關係司王司長要飛來馬公,這個消息對於已經五小時冷風冰雨下的罷工司機當然很溫暖。按,勞動部過去的慣例,勞資爭議直接的主管機關是地方政府,勞方去台北陳情了,勞動部才會開始介入談判;這一次罷工司機還沒去台北(技術上和經濟上也辦不到),勞動部在罷工開始幾小時後就出發,和往例大不相同。

  中午,當中華電信工會支援的便當抵達罷工現場時,中央大員也抵達了。縣府除了重覆五月以來的說法外,也強調縣長上任後有新措施大幅增加契約司機的薪水;但是,新縣長的加薪措施對司機的說服力有限,因為該措施只涉及新進司機——更不要提,所謂新措施下的新進司機,就是新縣長上任後徵(ㄐーㄝヽ)募(ㄕㄠヽ)進來的人員。

  澎湖縣政府社會處長和勞動部的司長在臨時總站主持勞資協商。管理處作為雇方,只同意保險一項訴求,額度和勞雇分攤比則按照之前澎湖縣議會參與協調時的建議方案;薪水有微調,但這是因為中央調升了基本工資,而且即使如此司機還是有可能碰到「天花板」而等於沒調。一兩位工會幹部向司機們喊話呼籲同意這個方案司機們雖然私下很不滿意,但是沒有人公開提出反對意見,於是勞雇雙方簽署協議,結束這個十小時的罷工行動(但管理處也體諒大家沒休息,第二天再恢復正常出車)。

這場罷工,等於是以工會無預警的巨大讓步來結束這個原因司機們背後的「有力人士」因素,其實只是一小部份,最主要的還是會害怕萬一長期抗戰、沒收入又沒有好的結局。不過,以一個首次嘗試集體行動的工會,以一個首次有勞工抗爭的縣來說,車船工會已經很不簡單了——特別是作為訴求重心的契約司機,幾乎百分之百參加罷工,這種團結的信心與經驗,就是工會未來最大的本錢。

  一般外人輔導一場罷工,可能從申請勞資爭議調解的時候就要開始規劃;罷工投票前幾天也要密集和會員溝通。我們在投票前五天接到訊息,也接到「希望23日九點有人能到場協助」的要求,本來是計畫派一名幹部待個好幾天密集協助,但因為澎湖當地的民情及車船工會的想法,變成「你們先回去,若投票通過再請你們來幫忙」連帶我們對當地很具體情況的了解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當然也不能有樂觀的期待,整個成果來說,就是「還可以」。   本刊版權工有,歡迎翻印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通訊 59

張貼者:2016年6月15日 凌晨3:02高偉凱   [ 已更新 2016年6月15日 晚上10:45 ]

竹北市公所清潔隊員成立工會

幾位竹北市公所的清潔隊員四月間來到我們辦公室,討論幾個隊員最感到困擾的問題,包括:

一、請假規則不合,且限制過多

二、值夜值日不合理,且補貼太低

三、獎懲制度不合理,常常亂扣錢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 58 2016.03.08出刊

張貼者:2016年3月7日 下午6:00高偉凱   [ 已更新 2016年3月8日 凌晨1:40 ]

豐裕工會「準罷工」年終獎金談判勝利

215日上午豐裕工會舉行臨時會員大會,討論本該在春節前完成協商與發放的年終獎金問題。會中決議進行罷工投票,結果204名會員中,出席會員投下153票贊成、7票反對與1票廢票,通過罷工;工會隨即決定三天後即218日上午八點開始罷工。

  從去年底開始的協商,勞資雙方已經從勞8.36/資5.5個月的差距,縮小到勞7.5/資7.05個月(這在豐田體系算是中等水準);差距雖然不大,但雙方都堅持另一項原則:工會認為多年來勞資雙方有共識,即包括轉投資佛山的利潤在內的整個公司盈餘要分給員工三分之一,日方派來的總經理則否認這個共識與慣例。勞資爭議的關鍵變成不只是零點幾個月的問題,而是要承認或否認「佛山回饋」、「三分法」的共識。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 57期 2015.10.20出刊

張貼者:2015年10月20日 晚上7:12高偉凱   [ 已更新 2015年10月20日 晚上7:36 ]

時薪制勞工不必有基本生活保障?

再談時薪制、日薪制的月薪是否需達到月基本工資

  中部地區一對夫婦陳先生、廖女士奔波到本中心辦公室,詢「日薪制勞工,全月工資需不需要符合月基本工資」的問題。

  陳先生表示,仍在職的廖女士年資和年齡已達到在該公司退休標準,日前因病手術住院,陳先生去公司幫太太請假,詢要不要寫請假單,老闆說不用;結果後來公司把廖開除。雙方經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已進入司法訴訟,廖女士並獲得法律扶助;勞方打官司是要求退休金以及「補足每月不足基本工資的差額」。資方答辯過程曾出示不識字的廖女士親筆簽名,該張紙條載明廖於幾年前已結清年資、以現金領取退休金;老闆表示,當初廖說領一大筆錢不想讓先生知道、所以要求領現,但廖表示完全沒有這回事。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通訊 56 2015.05.26出刊

張貼者:2015年5月26日 凌晨1:50高偉凱   [ Ming Che Lin 已於 2015年5月26日 清晨6:01 更新 ]

昕琦科技工會「微罷工」與資方達成協議

  位於新竹市德安科技園區一期、製造隱形眼鏡的昕琦科技公司一名員工415日來本中心投訴,說公司發給許多員工一封信函,提到108年新竹廠租約到期,近日開始分批調動員工到楊梅廠(我們上網查兩廠相距25.7公里),要求員工自行選擇:1.租屋補助單次10,000元;2.可以搭交通車(沒有承諾期限);3.自行開車者,一個月補貼3,000元。沒有提到「不想去楊梅」怎麼辦,言下之意是自行辭職。另外,公司還表示新竹的做二休二到那邊要配合楊梅廠做四休二,會有加班費,但底薪和伙食要先扣1,100元。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 55 2014.12.26出刊

張貼者:2014年12月26日 下午5:21高偉凱   [ 已更新 2015年1月4日 晚上10:24 ]

九合一選舉,本黨提名兩席全部當選

高偉凱連任新竹縣議員 陳新源當選新埔鎮鎮民代表

高偉凱──用比上次選舉更少的經費、人力和時間尋求連任

2009年的選舉,高偉凱以4736的第六高票當選,這次以5827票第四高票連任。以竹北選區的人口成長率和人口結構變化來說,這樣的成績算是持平。但是考慮到籌備選務工作及實際競選活動的時間比五年前的選舉少了一半,前後動員的人力(包括中央黨部及各區黨部支援的人力)也少了一半,經費大約也是上次的三分之二,這次的結果也算有進步。除了上次當選的主客觀條件外,這次又加上:1.五年任期的成績;2.議會開會影像公佈後非預期中的網路宣傳效果;3.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花錢和花力氣的重點有所調整。以平均每票花費兩百多塊來說,算是「C/P值很高」的成果。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第 54 期 2014.07.25出刊

張貼者:2014年7月24日 晚上11:00高偉凱   [ 已更新 2014年7月25日 凌晨12:37 ]

公司大溪搬湖口,員工要嫁狗隨狗?

華上光電工會遷廠抗爭,拿到「慰問金」

我大溪要搬湖口,你跟著來,不來自已辭?

  今年二月,本中心、電資工會接到一群華上光電員工求助,說公司原本在桃園大溪的廠房因租約到期,七月起將搬至新竹湖口,要求所有員工到湖口上班。約有70名勞工不願被調動,希望公司給資遣費與非自願離職證明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第 53 期 2014.06.24出刊

張貼者:2014年6月23日 晚上10:46高偉凱   [ 已更新 2014年6月24日 凌晨1:35 ]

每股盈餘近三元還要裁員!

泰林科技自救會抗爭勝利,

被裁員工自願選擇原薪復職或優惠資遣

年資17年,用17分鐘就解僱

221日是泰林科技45歲員工張女士的排休日,她正要載她的丈夫去醫院看病時,接到公司電話,要求她立刻趕到公司。張女士本來是南茂的作業員;南茂入主泰林後,因為泰林湖口廠缺人,就把張女士調過去擔任生產線的組長。從南茂到泰林有17年年資的張女士趕到公司,公司用17分鐘的時間完成解僱張女士的手續。
 
 
 ............(詳全文)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 通訊 52 2014.04.12出刊

張貼者:2014年4月12日 凌晨3:45高偉凱   [ 已更新 2014年4月12日 凌晨3:58 ]

高爾夫球場和桿弟有僱佣關係!

山溪地高爾夫勞資爭議,勞方獲資遣費勞退提撥

「我不是你老闆,來消費的客人才是你老闆」!

  全台灣的高爾夫球場和桿弟,很多都有僱佣關係的問題:球場說他不是桿弟的老闆,「來打球的客人」才是老闆!(設想一個咖啡廳的服務員,你去喝一杯咖啡,就變成那位服務員「一小時的老闆」!)新竹縣是高爾夫球場的「大縣」,尤其關西鎮的球場最多,大部份球場也否認自己是桿弟的雇主。
 
..........(詳全文)             

1-10 of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