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勞服中心通訊‎ > ‎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46 2013.1.2出刊

張貼者:2013年1月1日 晚上7:17高偉凱   [ 已更新 2013年1月1日 晚上7:18 ]

為孩子留一條清淨的霄裡溪

本黨提名陳新源投入新埔鎮民代表補選 登記第2

  十月下旬,一向致力於反對光電廢水排入霄裡溪的新埔鎮民代表鍾炳坤先生因突然發現並急速惡化的肺腺癌過世,也使得受到廢水影響最深的「東三省」立刻面臨一場補選。所謂「東三省」,是指新埔鎮最東北邊的五個里:照門、巨埔、新北、清水、鹿鳴。為了延續本黨從去年夏天開始投入的還我清淨霄裡溪運動,本黨提名了本中心主任委員陳新源投入鎮民代表補選。

  陳新源,照門里箭竹窩的梨農子弟,退伍後進入嬌生工廠並實際領導了嬌生工會,同時就讀中興大學夜間部社會系,過著半農半工半讀的生活。1996年,陳新源發起籌組了「新竹地區產業工會聯誼會」也就是隔年成立的「新竹縣產業總工會」前身,並開始投入社區的環境保護運動。2000年嬌生關廠,工會的抗爭使會員拿的資遣費實際達到每個年資3.2個基數,同時陳新源也開始整合箭竹窩的農民,把當地農業朝向觀光、文化產業轉型,為社區與農村經濟走出一條新路。陳新源一方面擔任照門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一方面接任本黨第二區黨部也就是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主任委員。2007年,本中心協助竹科運輸業驊洲、五崧工會籌組工會抗爭成功,由陳新源擔任兩個工會的祕書,具體輔導工會運作。2010年起,以勞資和諧促進會所承接的新竹縣政府委託協調、調解案件,陳新源每年處理上百件勞資爭議案。2011年,陳新源作為本黨新竹縣議員高偉凱服務處的代表,實際推動了「還我清淨霄裡溪自救會」的運作與抗爭,並從今年11月起擔任自救會的總幹事。目前,陳新源尚在交通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攻讀碩士。

一個不可思議的老爸

(節錄自陳新源長子的臉書)

仔細回想他的一生,始終是那麼不可思議的。他高中畢業之後開始去工廠做勞工,還要兼顧家中的水梨園,蠟燭兩頭燒。工作幾年之後,結了婚有了小孩,開始驚覺這樣的學歷可能無法滿足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毅然決然地報了補習班,準備大學聯考。也真不得說他真的很厲害,一邊上班一邊照顧水梨園,還要照顧二個小蘿蔔頭,就這樣準備了一年考上了國立中興大學。也開始了他,工廠輪三班、台北中興大學、照顧家裡與水梨園,馬不停蹄的生活,就這樣整整四年。

在小時候的印象中,常常可以看到老爸在書桌前開著小台燈熬夜苦讀,每每凌晨起床撒尿的時候,還是看到老爸在微亮燈光中讀書的背影。晚睡還不打緊,重點是他早上五點起床去水梨園工作,然後七點回家洗個澡就趕去工廠上班。下班後也不能直接回家,還要趕到台北修課,這樣的老爸,真的很帥氣不是嗎?

國二那年,嬌生在湖口工業區的工廠被迫停廠,老爸考慮到家庭,上有我爺爺,下面還有一堆我們這些小鬼頭,所以就沒去外面上班。於是他拿著不多的資遣費,就開始一股腦地開發社區,讓我們社區從沒沒無聞到有電視台來拍攝(食字路口還來過三次,我弟還親眼看王力宏本人,我只有看到廖峻 = =)、報紙雜誌報導(聯合報、蘋果日報的報導還留在家中紀念),讓我們風光了好一陣子,每到假日便人山人海的,好不熱鬧。但是後來老爸檢查出得了大腸癌,也好險早期發現,最後痊癒了,可是他的身體在那段時間再也無法負荷社區的工作,所以也慢慢地將社區的事情交棒給其他人。

休養一段時日之後的他,身體好很多,除了繼續協助社區發展外,他又轉換了自己的跑道,真的努力去實現他一輩子最想要做的事情。其實老爸一直以來都是勞動黨的一份子,從年輕的時候便開始為勞工發聲,我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新竹縣長選舉,林光華還邀請老爸上台演講(雖然不想沾光,但是那次林光華真的高票當選)。兩年前的新竹縣議員選舉,勞動黨選上一個席次,而老爸他策畫了一系列的助選活動。他還很得意地說,很多老議員都被他們逼出來,站路口拜票。

選舉之後,他每年調解好幾百件勞糾紛。前些時日的華隆罷工事件,我又看到很不得了的事情。老爸他因為家中還有阿公要照顧,再加上我們這群小毛頭都在外地,所以每天辛苦的在頭份協助華隆罷工之餘,中午還要找時間從頭份回到新埔的家中煮東西給我阿公吃。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毅力是哪裡來的,唯一能確定的事情是,對於勞工的權益,我老爸他絕對當仁不讓。

在我爸叫我加入「華隆工會在罷工!」粉絲團,協助他處理華隆罷工的時候,我上網搜尋到這篇新聞,我才又驚覺到,原來我爸默默的在為勞工階層做了那麼多的事情。在華隆罷工後期,他也跟著工人們花了四天的時間,徒步從苗栗北上到凱達格蘭大道,至總統府陳情。

約莫半年前,他已年過半百的年紀考上了交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我很好奇為什麼他可以這麼順利的考上,也因為我也想要考交大客家文化研究所,所以就問他說有沒有什麼秘訣。

「考試的題目就是我平常在做的事情啊。」又是一貫酷酷的說著。

聽完之後,我又是一陣恍然大悟,或許對他來說,所謂的客家文化,根本就是他一生在奮鬥的事情,這樣內化的知識,當然對他而言是輕而易舉的。我想或許,他本身可能更有資格在台上教課,而不是在台下聽課吧。

現在的他,突然告訴我們說,他要選鎮民代表。當下我聽到的反應是非常不理解的。一方面是覺得我們家說真的不缺他那份薪水另一方面實在很擔心他的身體,畢竟他曾經罹癌。所以我很直覺的問他,為什麼要出來競選?

「有些事情,我不做,誰來做?」老爸很酷的說著。

友達、華映毒染霄裡溪已經許多年了,但是政府一直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我那正義感強烈的老爸,在近兩年很努力地將這個事情,從單純的居民抗議提昇到社會運動的層次。這次的選舉剛好就是他最佳的機會,畢竟有了實際上的位置,他可以更有力量去做這件事情,所以他必須出來參選,這是他參選的唯一動機。我想,他又教會了我一些事情,原來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切都向錢看,有些人真的默默的在為這個社會付出著。

那個人就是我爸,沒有家財萬貫可以供我揮霍,但是卻有數不盡的楷模可以我模仿。沒有隨傳隨到的呵護,卻有剛正不阿的教導。是他讓我學著怎麼去當一個鬥士,是他讓我學著怎麼去關懷他人。雖然我還是很難想像,成為鎮民代表的孩子是什麼感覺。但是,他是我爸,我終其一生都相信著他,他不會成為我所厭惡的政客,而是真正為民服務的政治家。

火速成立與溫和抗爭同步進行

台灣計程車交通運輸產業工會 初試啼聲有成果

1220日,同樣作為計程車司機的本黨新竹縣議員高偉凱接獲來電,台灣大車隊的司機表示,公司片面宣佈明年起簽單部份要扣15%,許多司機深感不滿,已經連署,希望主管機關介入解決,或是成立工會。21日星期五,本中心在電話中再度建議,司機與車隊不是僱佣關係,但是司機們仍然有必要集體協商、共同行動,所以應該要成立工會。24日星期一,數名司機前來本中心,經過討論,確定了要成立工會的方針。25日,本中心赴新竹高鐵站的計程車排班站,與司機們討論成立工會的必要性,並立刻展開發起人連署,召開發起人會議與籌備委員會,隨後公開召募會員;鑑於「15%」即將開始實施,司機們表示希望工會儘速成立。27日,本中心再赴排班站,協助召開成立大會、選舉幹部,台灣計程車交通運輸產業工會就這樣「路邊攤式」地成立了,並馬上發放紅布條,讓司機綁在兩側後照鏡,以示反對15%,當天正式入會共100名會員,並有其他無線台、衛星車隊的司機也加入,當天中午排班站約八成以上的車輛配合紅布條,下午並有台北司機來電,希望互相聯合。據本中心在1231日的最新消息,台灣大車隊公司已經宣佈,15%的新措施,司機可自由選擇是否參加。

  加入衛星(或無線電)車隊,是計程車司機重要的生意來源,一方面,補充路邊隨招隨停的散客生意(尤其離開都會區,根本沒什麼路邊散客);一方面,車隊也可以代表司機集體去拓展客源。其中的「簽單」(或乘車券),基本上是企業客戶在使用,特別對於鄰近竹科、台元科技園區及湖口工業區的新竹司機來說,這部份佔了相當的比例。企業要為所屬的員工支付計程車費,會給員工簽單,員工搭了計程車,例如,車資200元,會交給司機一張註明時間和起訖點的單子,取代付現;司機把單子拿去車隊,車隊再和企業結算現金。以新竹的台灣大車隊司機來說,每月簽單可能高達四、五千元。

  所謂15%,就前面的例子來說,就是司機拿了200元的簽單,只能跟車隊換到170元。如果一個月是5000元,就是要多扣750元給車隊。這是之前曾實施過,去年六月被交通部禁止後停止實施的措施;交通部當時禁止車隊未經同意就扣司機的錢來進行折扣戰──但反過來又說,司機簽名同意才(就)可以。這豈不是跟無薪假很像?無薪假違法,但員工簽名同意減薪,就可以就地合法。

  車隊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發言裡,對於實施15%的理由,有互相矛盾的說詞──又說要拓展客源,因為別的車隊違法打折扣讓車隊丟掉了生意,這好像說15%是要給客戶的優惠;但是公司又說是為了彌補公司成本──即利息、呆帳和人事成本,這又是說15%是公司自己要拿走。據公司對媒體表示,公司拿簽單跟企業結算,常常要等兩個月才拿到現金;司機們認為,兩個月要算15%的利息,豈不是比高利貸還高出數倍?

  司機們認為:1.司機們平常已經要繳三千多塊給車隊,車隊本來就有拓展客源等責任,不應該再加重司機的負擔。2.放任車隊之間進行折扣戰,最後就是讓司機餓著肚子相殺,也違反了政府對計程車定價的規範;更何況這筆錢不是要給客戶打折,是公司要拿走。3.即使要給客戶打折,但實際營運、收錢的是司機,這也要事先經過司機同意。

  車隊和司機之間,形式上是平等締結合作契約的關係,如果對車隊的政策不滿意,理論上司機隨時可以拔機子、換車隊,離開原來熟悉的排班點、客戶群和經常路線;但是如果今天一個車隊可以片面扣下司機的血汗錢,那麼明天其他的車隊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跟進。(這很像勞工和雇主的關係:理論上,你不爽可以辭職走人,但是要損失年資,結果換了一家公司也還是這樣。)所以工會一開始籌組,就把範圍定在全台灣的計程車司機,不但其他縣市的台灣大車隊司機可以加入,而且其他無線台、衛星台車隊的司機也可以加入。

  針對公司在「明年」開始之前已經讓步,雖然未經過和工會協商,但工會也肯定公司的讓步並決定號召會員停止紅布條的抗議行動。未來工會的任務,除了確保公司不會因此事件而對會員差別對待以外,也是要針對其他司機們關心的問題,隨時做出反應;接下來的第一個任務,預定是要和科管局商量可否增加竹科內的計程車排班點。

華隆風波再起 退休人員組織自救會抗爭

  近十年來陸續退休的華隆員工,許多沒有領到或沒有領足退休金,公司答應退休後若干年要開始分期給付、分期之前會先付利息,但是承諾也跳票。這樣的退休人員,據百日罷工期間資方的說法,有1,137人;華隆員工之間俗稱這些人為「八百壯士」。百日罷工結束後,由過去曾擔任工會常務理事的幹部召集成立自救會,已經有兩百多人報名參加,並先後赴苗栗縣政府、勞委會陳情。本中心以及本黨中央黨部的幹部們也從旁協助抗爭。

  十年來,在職員工和退休人員一直都沒有聯合起來,而是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以前的工會是不管退休人員,公司有錢先發在職員工薪水再說;公司也樂得跟在職員工說:你如果要我提撥退休金,也是給外面那些人領走,反而沒錢付薪水。另一方面,在職員工和退休人員和紡安員工不但是老同事,彼此之間也交錯夾雜:昨天不管退休員工的工會幹部,今天變成領不到退休金的退休人員;或是在職參加百日罷工的會員,配偶可能是退休人員或是紡安員工。百日罷工時,工會也不樂見退休人員起來抗爭,怕愈多人跟公司要錢、就愈要不到錢。淨資產是負250億的華隆大洞,員工權益變成一團死結。

電資工會發表會歌,女工合唱團、華隆工會支援錄製

  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日前決議三首會歌,並由女工合唱團、華隆工會眾多「唱將」支援了首演發表,本黨紀錄片導演林稚霑負責錄音與後製,目前已在網路上發表。這三首分別是由理事郭昱辰改編自收操歌的「被操歌」、改編自九條好漢在一班的「科技勞工站出來」,以及高偉凱作詞作曲的「選擇」。歡迎上網收聽:https://www.youtube.com/user/TUEEIT

本刊版權工有,歡迎翻印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