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保全工會與齊家公司達成協議 齊家保全員爭取春節加班費成功 4月13日在新竹縣政府,新竹地區保全業產業工會和齊家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暨關係企業簽訂了協議書,就工會在齊家的會員以及參加勞資爭議的保全員春節加班費問題,達成協議。這項協議,實際上會讓齊家一百多名保全員受惠;但更重要的是,自去年五一官方正式開放「產業工會」組織以來,有了一家產業工會和資方實質進行了勞資協商。 這項爭議從二月初開始,在齊家保全員領到一月份薪水、確定除夕到初三沒有加班費後,就由保全工會協助展開連署行動。保全工會的理事長本人也是齊家的保全員,加上齊家的保全很多人也在工會擔任幹部或加入為會員,總共號召了會員、非會員共51名員工連署要求加班費並申請調解。其中一位連署會員黃先生,3月19日夜班排休臨時被叫去卡班,於3月20日早晨被早班保全發現已經死亡好幾個小時;死亡原因是否與工作相關,現由北檢所和勞委會調查中。 3月27日,51名保全員的代表和公司在新竹縣政府調解不成立;4月3日,保全工會組織了一場新竹縣政府廣場前的陳情行動,公開向縣府遞送檢舉函。4月10日,縣府通知保全員代表,說公司同意勞方的訴求,希望再開調解會,唯勞方必須再度取得全部51人的委任書。工會再度協助勞方進行簽署,唯許多保全員向工會反應受到資方一定的壓力,不敢再簽。4月13日,在勞方委任書不齊的情況下,勞方代表、工會和公司同意由工會和公司簽署協議書,並包含保證不秋後算帳的條款。 新的工會法開放組織產業工會,但是規定,在某公司過半員工參加該工會的時候,該會和該公司才有協商權。現在電資工會針對台積電向勞委會申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台積電的其中一個反駁理由,就是電資工會還沒有具備跟台積電協商的資格──雖然這個理由會不會被認可,還要看裁決委員會的最後決定。以現在台灣的現實條件來說,要過半,不要說對產業工會,就算對某些有「強制入會」保障的企業工會來說都有困難;而工會如果人數未達一定比例,也很難真的發揮作用。這次保全工會,雖然在齊家保全員之中還沒有過半,但是因為有一定的連署、動員實力,使公司提前承認了工會的協商地位,也是難能可貴。 但是,如果會員人數沒有達到一定比例,或是雖然達到高比例但是不夠團結,工會的作用仍然會很有限,只有在雇主明顯違法的時候,工會可以透過政府爭取依法辦理或是至少不要偏離法規太遠;至於勞動條件的真正提昇,像是加工資、減工時,對弱小的工會來說仍是一堵攀不過去的高牆。只有大多數的工人加入工會、對內可以爭執但是對外要一致團結在工會的旗幟底下,才能真正爭取到合理的權益,這就是所謂「一個工人,不大;很多工人團結,才會大」。 你的快捷,他的疲勞 ──新竹縣快捷公車超時工作的司機 住在芎林的胡大哥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5點從家裡出發,5點半到停車場暖車,6點到喜來登站準備出車,中午只有30分鐘用餐,晚上9點半收工把車開回車場,回到家10點洗戰鬥澡,然後11點前馬上睡覺。每天在外工作時間16.5小時,每月薪資只有34,000元,休假只有4天。胡大哥還在苦撐,妻小已經先受不了,開了十幾天就離職了。 還有一位仍在職的大哥,每天早上六點出門,等回到家通常過了晚上十點。他的妻子因車禍行動不便,所以每天在家不到八個小時的時間裡,他要先幫妻子洗澡、再洗自己、再洗全家的衣服,每天跟小孩說不上十句話。 今年4月2日,新竹縣政府主辦的快捷公車正式上路,雖然目前搭的人還不多,對車流量減少、節能減碳的效果還很小,但總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從竹北到竹科,中山高以西走中山高的1號線,中山高以東走經國橋的2、3號線。2、3線到竹科第一站新安站就回頭,1號線進園區新安站還要到實驗中學、金山街、再回新安站出園區。原則上同一天內,1號線是7位司機在跑,2、3號線各3位,加上機動補休假的人,大概是1號線8名司機、2、3號線共7名司機。但是開辦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有很多司機離職,補人又再離職;目前真正從4月2日就開始開到今天的司機「元老」大概只有兩成;而且補人的速度趕不上離職,所以實際上現在大約只有13名司機在跑──包括主管也自己下來。5月17日早上,本中心到新安站發傳單並找司機連署申訴,發現這一天司機變多了,但是其中三位是第一天上班。 司機超時工作,對司機是沉重的負擔;也影響乘客及交通安全。 依照新竹縣縣政府招標規定,也就是縣府和得標的金牌客運的契約,1號線每天44趟,2、3號線每天各34趟。根據表排,1號線來回一趟是65分鐘,2、3號線分別為53分鐘和59分鐘;各站時刻表並上網公告。這是很奇異的想法,就是居然沒有把塞車的因素考慮進來,完全是離峰時段的思考。 以2、3號線為例,一天34趟,三名司機分別跑11趟、11趟、12趟,如果一趟以55分鐘計算,那麼跑11趟(例如,是A、C班)一天就要開605分鐘,即10個小時,這已經超過勞基法規定的每天八小時。月休四天,姑且以週休一日計,兩週就要開7,260分鐘即121小時(即所謂「方向盤時間」),而勞基法規定是兩週84小時。這個工時已經多得可怕,但是實際上還更嚇人: 1. 理論上,每三週會輪一週開12趟。 2. 月休四天,即週休不到一日。 3. 而且在塞車時間,一趟不是55分鐘,可能要六十幾甚至七十幾分鐘。這還只是晴天的情況。這種塞車,以週一到週五來說,大約ABC三班每天要碰到三至四趟是塞車尖峰時間。 4. 休息時間不列入工時計算;而待命時間則要列入。所謂「待命」是指雖然不動、但不能亂跑,隨時要準備出發的時間;休息則是指完全不受雇主管制的時間。但司機的休息,短短三十分鐘,其實要不要從工作時間排除,還有疑問;至於因塞車而拖到下一班的時間、以致於沒休息馬上再開下一趟,也是尖峰時間必然發生的情況。 5. 以上的工時,還沒算到去加油(可能兩天一次)、車上的檢整(目前乘客把車內弄髒的情況極少)、以及每天每名司機各自的第一趟要提前30分鐘到車場熱車。 至於1號線,如果有八名司機平均來開,我們來算算是什麼情況:每天44趟,兩週就是616趟,其中每天早晚各約8-10趟會碰到尖峰塞車,以一天18趟計算,週一到週五兩週就是180趟。這樣,436趟以65分鐘計算,是28340分,180趟塞車其實會跑到80-100分鐘(但即使晴天也有跑到110分鐘的情況),以90分鐘計,是16200分鐘;全部合計44540分,除以8名司機,每兩週工時是93小時。 實際上當然更多,除了前面2、3號線的問題點外,更因為現在並不是8名司機平均輪著開。現在是ABC班每天8趟,DE班每天6趟(下午有機會休息4小時,可以去圖書館睡午覺),FG班每天四趟。一般司機就是每五週有三週輪8趟,兩週輪6趟。這五名司機這麼累,是因為FG班排得少;FG排得少,是因為他們還要去開2、3線,就是填三條線裡面排休和請假的人(我們還沒有調查這兩位的工時,說不定更長得可怕)。如果開6趟,加上塞車,每天大約要開七到八個小時,以週休一日計,兩週要大約80-90個小時(因為六、日比較沒有塞車);如果開8趟,一天大約10個小時,兩週大約110-120小時。 這還不考慮,一個人每天在家待的時間很短,除了睡覺以外,根本沒有時間跟父母妻子聊天、跟朋友交往,以及看娘家或小資女孩。1號線,從到車場熱車,到末班車把車開回車場,大約被綁住14個小時,2、3號線約16小時。司機得到了什麼呢?1號線的司機,月薪32,000元;2、3號線,月薪34,000元。講是這樣,但是公司又把薪水分成底薪、清潔獎金、安全(獎金)、全勤、補貼、獎勵等項目;據說過去司機曾和主管吵工時太長,公司加了1,000元當加班費。 司機開車回來,到下一次出車的間隔,短則廿幾分鐘,長則四小時。(再重覆一次:尖峰時間,該要08:20出車的,他可能塞到08:50才回到起站,己經晚了,這時候根本不會休息就馬上出去;當然下一班也可能接著晚下去,休息時間就再壓縮。)如果碰到用餐時間,短短廿分鐘,可選擇的地點不多(而且可能還開著大車,找沒地方停,也沒時間用走的),司機常常就吃7-11的微波食品。一位司機說:「有一次叫一碗湯麵,等煮好來已經剩12分鐘,又那麼燙,打包帶走。」上廁所也是問題,這裡能上但車子不見得能停,那裡能停車但沒有廁所,尤其碰到尖峰塞車,已經脫班,也沒時間走太遠,於是旁邊的牆腳或樹……。 現在春天剛入夏,但是已經有幾天是大太陽。司機表示,休息的那二、三十分鐘待在車上根本坐不住,更不用說要睡一下。這種情況,要計算工作時間,是不是還要把休息時間扣掉,真的還有很大的爭議。 已經有人報導大客車司機與痔瘡的關係(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8540苦勞網)。就快捷司機來說,臀部的問題確實有,長癬的,蜂窩性組織炎的,或是司機自己也說不出的症狀;但有問題的司機不多──因為大部份人開車才開沒多久。 現在跟很多保全業、甚至其他過勞行業一樣,因為薪水不高而工時過長,造成比較高的離職率;人手不足又造成工作時間更長,結果又更有人想要離職,惡性循環。所以會有人目前根本無法「週休一日」,可以理解。 據司機表示,工時過長的問題,多次向主管反應,但是沒有結果。基於健康和文明的理由,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正常工時加上延長工時)工作最多12小時;超過每天8小時以及兩週84小時的部份,每月最多46小時。快捷公車就這樣每天112班,輾過了司機的健康以及法定的勞動基準。 高偉凱在5月11日進行縣政總質詢前,曾先把問題提供各局處,其中問交旅處的問題就包括司機工時;各局處當然也先準備好答案,看怎麼回答。交旅處針對這一題,請金牌客運提供司機工時,金牌提供的是:1號線8人,每人每天6趟,一趟一小時,每天工作7小時;2、3線分別各5人,每人每天8趟,每趟一小時,每人每工工時8小時;每人週休一日。 本來就勞資爭議、或勞動條件的問題來說,我們一定要當事人想爭、想尋求外界或政府協助,我們才會介入處理;這件事,因為會影響乘客及交通安全,我們就先反應給交通旅遊處處理。交旅處對交通、旅遊很專業,但是碰到勞工問題,處理的方式就很奇妙──請雇主提供答案!這就好像我聽到隔壁老公打老婆,我報警,警方打電話去問老公:你有沒有打你老婆?老公說沒有,警方就結案了。當然,高偉凱告知交旅處,實情遠遠不像金牌所說,交旅處也表示會立刻去查個清楚。 根據我們在4月份訪問乘客的了解,對快捷公車的各種建議或批評裡,還沒有碰到抱怨司機的,反而好幾位乘客都提到司機態度非常好。到了5月中,已經有好幾人抱怨過站不停、未依路線行駛等等問題──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當離職率這麼高,司機來來去去,公司急著補人於是條件從寬,也來不及教育訓練就直接上路,司機的品質就會下降。據說,有人開一個禮拜就辭了,有人開了兩趟就丟鑰匙走人,有人應徵、錄用,看到班表以後方向盤都還沒摸到轉頭就走。金牌客運的母公司全達底下有金仕、金台、昌達等等,經營新竹縣景點公車獅山線、科學園區巡迴巴士或竹科到竹南基地接駁巴士等等,在新竹縣市是很大的公司;臨時把獅山線的司機調來填班的情況也有。 多起車禍事故,尤其是巴士的事故,都和司機的疲勞駕駛有關。當我們正要出發去公司時,他們已經到達公司開始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我們離開公司回到家時,他們還沒有下班。為了我們乘客及交通的安全,為了聯合變相責任制工程師、保全、醫療人員等超時工作者整體提昇我們的勞動條件,請大家一起來支持司機要求減工時的行動。 這個快捷案買了十五輛新車,這些新車是由第一批司機在3月28日那兩、三天去台南開回來的,據司機表示,下午兩點多出發,次日清晨五點多回到竹北。(這樣工資算500元!)買車的錢是交通部補助的!這本來是中央政府推動大眾運輸的美意,但廠商根本省下不變資本的支出,還得到15台新車,這麼優的條件,接了生意,是否負責任呢?是不是更有空間來對司機更好呢? 以金牌客運的高離職率、尖峰時間嚴重脫班(因為司機塞在路上回不來開下一趟)的情況來說,履約的情況並不理想。為了司機健康與交通安全必須縮短工時,縮短工時才能增加就業,加司機才能解決尖峰時段脫班問題。5月17日早上,本中心高偉凱等人在新安站徵求司機連署申訴,估計目前16位(含班長不含副理)司機裡,12位簽了名;高偉凱也在當日將申訴書交給縣府勞工處和交旅處,在很難找到全體司機集合來談判的情況下,未來如何堅持促使縣府要求廠商、並防止司機被各個勸退甚至被迫接受隨著縮短工時而來的減薪,還有辛苦的路要走。 本刊版權工有,歡迎翻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