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見與成績‎ > ‎

2014年高偉凱參選第18屆新竹縣議員政見

  1. 增加補助縣級總工會專款專用籌組產業及企業工會,以增強勞工團結實力:談調薪、消滅變相責任制、工作量合理化、抵抗「被自願」減薪裁員無薪假,穩定雇用,派遣改直接僱用,進一步減少每人工作量以增加就業,杜絕強迫加班及勞保勞退以多報少,促使大財團大公司分利給小廠商小工人。 
  2. 停辦大型晚會、大活動及各類大明星演唱會四年;停辦五星級記者會、開竣工開幕典禮;讓公務員專心辦好日常業務。 
  3. 發展鄉下特色學校,用公私接駁、公車及高乘載專用道等措施健全大眾運輸,不助長甚至減少越區就讀及人口過度集中竹北趨勢,改善塞車。 
  4. 縣民意外險改由政府直接補助,並依經濟狀況調整金額,擴大至癱瘓、重傷病。 
  5. 立即規劃新設高中。不增加學童看電子螢幕的時間,協助解決網路成癮問題。 
  6. 公告地價及現值佔市價比調整至全台灣平均水準。 
  7. 擇重點路段建立友善行人及無障礙,設緩衝期拆違建讓騎樓給人。增停車場;104年起新違建即報即拆;舊違建視營利與否及性質優先拆除。 
  8. 設1999專線讓縣民針對中央、縣、公所、國營事業等有單一窗口。 
  9. 減少浪費,健全縣府財務,刪每年共1500萬給工策會的補助,改善學校農路等工程頻頻流標的狀況。視財政情況優先增加補助提高自來水普及率,改善警、消員額嚴重不足編制,增加公立或非營利幼兒園及老人照護,降低中小學師生比,讓老師花在每一位學童身上的時間更多。 
  10. 杜絕農地被濫挖土石、濫倒廢土;堅持104.12.31霄裡溪之光電廢水零排放期限。
  11. 如當選,議長副議長選舉比照第十七屆之獨一無二做法:投票給自己。

政見說明

寫政見登在選舉公報上,有幾個困難:

一、 是技術性的限制,只能寫600字──還好標點符號不算。所以不能把所有想做的都寫上去,而且還要儘量寫得簡要,想要多做說明也不行。

二、 是法定職權的限制。理論上,議員的法定職權是立法和刪預算,可是大部份「主張要做什麼事情」的,都屬於加預算。議員要行政部門加預算,如果他硬是不加,議員拿他沒辦法;這種東西要寫在政見裡,實際上應該是選縣長才要寫。當然,也可以寫「我主張做什麼,所以我支持什麼什麼預算不要刪」,不過議員應該要監督縣府,對於縣府本來要做的事情,我們如果肯定就默默肯定就是了,犯不著大聲嚷嚷;重點應該還是我們看法跟縣府不一樣的部份。

三、 是政見和當選後的實際作為,沒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一套,做一套」;選後實際上花了多大力氣落實,其實在政見裡完全看不出來。所以,政見完全可以變成「作文比賽」。

四、 有些事情,例如竹北交流道改善、生醫園區的醫院要如期完成,明新科大後面拉一條台一線替代道路,等等,很重要,但是大家都會贊成,甚至已在進行中,爭議不大。不寫,好像我們不支持要做;寫了,又無法跟其他候選人做出區別,浪費600字的空間。

五、 其實議員會花很多時間,在民眾隨時反應的問題上面;所以很多民眾對議員的期望,不是政見裡提出什麼東西,而是當選後能不能「叫得動」──但是這一點很難寫在政見上,而且也一堆人在寫,什麼「隨叫隨到」、「熱情專業」(真不知是那方面專業,又教育專業又工程專業又環保專業嗎?)、「24小時全年無休」等等。例如,五年前我們的政見並沒有提到瓦斯,但是從去年冬天瓦斯不足,到今年春天爆發的很多用戶瓦斯度數飊漲,這不是我們的政見,但我們仍然花了很多心力去處理(真是抱歉,瓦斯度數的問題,到現在還沒有結論)。

六、 如果我們不只是為了這一次要當選,還要提出為二十年、四十年長遠發展的主張,難免會有得罪人的部份;要得罪人可以,但是我們希望說明清楚,可是字數限制又不讓我們說清楚。

七、 政見要登在選舉公報上。一般來說,愈短愈有人看;寫太長,人家可能看第一行就跳過去了。但是我們又實在話太多,非要寫滿600字不可,實際上也還沒說完。

八、 還有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政見,例如我們寫了一條「杜絕濫挖砂石濫倒廢土」,可是,難道會有那個候選人會「支持濫挖砂石」嗎?我們只能期待,根據過去五年的實際作為,民眾會看到在表面上的「作文比賽」底下,各個候選人真正關鍵性的區別在哪裡──當然也不是說別的候選人都不好,畢竟人口多,問題多,多席次的選舉,正好讓這麼多當選人有機會各自專注一些不同面向的問題。

不管怎麼樣,在這些困難的限制下,我們勉強寫了600字以內的政見11項,不見得是縣政最重要的11項,但是是我們自認為跟當前縣政府意見最不一致的11項,甚至是我們和其他候選人最可能不一致的11項。雖然以後也會登在選舉公報上,不過先貼出來,大家可以討論討論。有時間我們也會隨時寫出針對某一點更詳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