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認識勞動黨

□勞動黨創黨的背景?

勞動黨成立於1989329日。整個80年代常被通為民主運動的時代,其實當時的民主運動,可以分為兩股勢力,一股是以後來的民進黨為代表,結合社會上層階層、地方勢力及部份知識份子,以追求政治民主化為主要目的,創造他們自己的參政權。另一股勢力,以勞動黨為代表,結合50年代的政治犯、知識份子,以及解嚴前後勇敢地為工人權益而站出來的進步工人,以追求政治民主與社會基層民眾的實質民主為目標,以期創造平等社會。組成勞動黨三股主要勢力能夠在80年代相遇,其實並非巧合。當時的民主化情勢,使得50年代被捕,甚至坐牢超過30年代老政治犯,於1983年全部釋放出來;原先以「夏潮雜誌」為中心集結的知識份子,也因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而展開更積極的活動;受政治民主化運動啟蒙的青年學生在政治民主化運動中覺悟到政治民主化不能解決台灣社會基層的問題,而轉向追求社會基層民眾的實質民主,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創造社會一切財富的工人的覺醒,解嚴前後,工人利用民主化帶來的執政黨對社會控制的鬆弛,紛紛跳出來爭取長期被剝奪的權利。在當時的工運浪潮中,最大規模的、對台灣社會影響最深遠的一場工人抗爭,就是發生在新竹縣新浦鎮的遠東化纖罷工,而當時的罷工領導人正是勞動黨創黨主席羅美文。羅美文從勞動黨創黨之前就長期在新竹地區從事工人運動,因此,自創黨以來,新竹地區的進步工人大眾一直是勞動黨的重要支持勢力,可以說勞動黨與新竹地區,很著相當的地緣關係。

如果我們不要以台灣特有的藍綠、泛藍綠為政黨劃分,而是以國外政治學上慣用的,以政黨的階級傾向為劃分,那麼藍綠或者泛藍泛綠之間確實沒有區別,勞動黨做為台灣唯一的以工人及基層大眾為取向的政黨,與藍綠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勞動黨的主張是什麼?

發展工人運動及其他進步運動(婦女、環保、農民等等),反帝、反資本主義、反台獨,要求兩岸最終和平統一:

一、勞動黨反對以美國跨國財團和政治及軍事力量為首的帝國主義勢力,反對美國四處發動侵略戰爭、煽動內亂、製造政變(只算上個世紀就幾乎有100件),反對美國在全世界強佔土地(2005年美國向中央政府強租台北內湖區2萬坪土地興建AIT中心,租約長達99年,租金只有3.4億,美國一次付清99年的租約。想想租房子的人,誰能一次付清99年也就是1188個月的房租。)、設置軍事基地,反對美國向世界各國強銷軍火。反對以美國為首所推動的世貿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和世界銀行(WB)以及各項經貿協定的政策,這些協定多數有利於跨國財團向世界各地擴張並剝削各地的人民與資源。

二、兩岸應該結束長達六十年的緊張對立。我們應該回頭看看,在長期的對立中,是誰主導的對立局面,又如何從中獲取了他們的政治利益。勞動黨認為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兩岸應該優先進行全面和解、消除任何敵對狀態與心態,簽訂和平協議,最後再進一步以一國兩制的社會模式,逐步達成兩岸和平統一的目標,反對美國、日本等外國介入兩岸事務。勞動黨反對台灣政治勢力利用反共敵意與備戰氣氛將許多反人權的措施合理化(例如:歧視大陸配偶,或以反美運動為軍事演習的針對對象)。勞動黨反對美軍(為保護美國本土或海外軍事基地)在台灣設置雷達站、飛彈及武裝基地。

三、勞動黨反對美國對台灣施壓,要求通過又貴又沒用的軍購案。

四、勞動黨反對台灣在教育、醫療、公共衛生、養老托兒等方面嚴重商品化的趨勢;要求以政府應將社會福利視為全民的基本人權,全面予以公有化。勞動黨反對公營事業私有化,並要求民生事業以公有為原則。

五、勞動黨要求檢討稅制,加強對富人和企業徵稅。

六、勞動黨要求大幅刪減軍事和外交預算。

七、勞動黨要求大幅促進就業和擴大內需,並且應該結合到教育、公衛醫療、養老托兒、環境保護、救災防災、文化科技。

八、勞動黨支持並參與工人運動以及其他的進步社會運動。

九、勞動黨以勞工的服務、教育、組織以及爭取勞工權益和要求改善勞工政策為最重要工作。


□在勞工問題方面,勞動黨有什麼主張?

■現階段,勞動黨在勞工問題方面強調要求:

  • 開放「產業別」工會自由籌組;工會聯合自主化,不受政府干涉;以實質的行政協助、宣導,促進跨廠場產業別工會的籌組
  • 教師、公務員有權組織工會,保障團體協商權、爭議權
  • 維持工會強制入會,減少雇主打壓空間
  • 勞資爭議權利事項有權進行爭議行為
  • 取消爭議行為的行業、職種與程序限制;反對罷工冷卻期規定
  • 工人應有同盟罷工、政治性罷工、同情性罷工的權利
  • 保障工會理監事會務假
  • 全面禁止派遣,杜絕中間剝削;派遣工由用人公司直接雇用
  • 長期的臨時工、契約工必需立即正規雇用
  • 嚴格限制採用定期契約工、臨時工、時薪制或日薪制;全面檢查並嚴懲「假承包、真僱用」、進行勞動剝削的雇主
  • 受僱者全面一體適用勞基法(含各類公務機關臨時人員、約聘僱人員、各公立醫療院所受僱人員)
  • 延長產假,比照世界潮流至十二週
  • 移住勞工(外勞)得自由轉換雇主
  • 保障移住勞工(外勞)完整的勞動三權
  • 移住勞工(外勞)與本地勞工同工同酬
  • 調漲基本工資與實質薪資,維持假日工資
  • 增加勞動檢查員額與預算,落實與擴大勞動檢查
  • 全面檢查新舊制退休(準備)金提撥
  • 加強檢查非正式僱用(臨時工、定期契約工等)的勞動條件,嚴懲違法雇主
  • 勞資爭議案件速審速結,政府協助勞工對違法雇主進行強制執行與訴訟程序
  • 資方積欠資遣費、退休金時,由政府墊付、代位求償;簡化積欠工資墊償手續並放寬墊償標準
  • 檢討「公司重整,員工被整」的現況。公司重整應由工會擔任重整人


□勞動黨的成員有那些?

■勞動黨的成員包含幾個主要的來源:1.從解嚴前後開始到今天參與勞工運動的工人或工會幹部;2.五○年代以來的白色恐怖(前)政治犯或其家屬;3.1970年代黨外時期夏潮雜誌等系統的知識份子;4.其他。至於平常運作黨務的人員有三類:支領津貼的黨工,不支領津貼的黨工,經常性或臨時的義工。


□勞動黨的經費來源?

■勞動黨的經費來源基本上是黨員繳交的黨費。但是黨費遠遠不夠黨的運作所需,所以最主要的來源是募款。勞動黨主要的捐款來源是白色恐怖政治犯,這些人(或家屬)當年從事左翼運動或農運、工運而被關或家屬被槍決,出獄後重新振作出發,積極創業有成,繼續支持相關運動;雖然每人所捐的款項有限,但仍能夠維持黨的基本開銷。(加入黨的政治犯或家屬達近千人,總共坐牢上萬年)。黨的另一項不固定的大筆捐款來源是勞資爭議服務。勞動黨對工人的服務不收費也不抽佣金(雖然二十年來總是有人在製造這種謠言),但是在兩個原則之下,黨接受案件當事人的捐款:1.原則上在案件告一段落之後;2.完全憑當事人自由意願,捐不捐都沒關係,不捐也不會記仇、也不會下次碰到就不服務了。


□勞動黨的負責人是誰?

■黨的負責人是由全代會選出中央委員會(以及中央監察委員會)、再由中委互選出來的主席和副主席。現任主席是吳榮元(高雄人,前政治犯,曾先後被判死刑與無期徒刑但兩度因總統過世而特赦),副主席是吳澍培(彰化人,前政治犯)。中央委員會另要選出中央常務委員、並就中常委中選出祕書長,現任祕書長是唐曙(竹東人,反軍購大聯盟執行長,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秘書長,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講師)。


□勞動黨實在知名度不高,有沒有什麼代表性的人物?

■勞動黨的代表性人物約略有:

  • 陳映真(作家,前政治犯,中國社科院院士)
  • 林書揚(前政治犯,坐牢347個月,現任黨榮譽主席)
  • 陳明忠(前政治犯,曾因參加謝雪紅所領導的二二八起義部隊以及民主運動而兩度入獄)
  • 蘇慶黎(故,日據時期台共領導人蘇新之女,黨外時期夏潮雜誌總編輯,曾任黨秘書長)
  • 許月里(故,前政治犯,日據時期台灣工友協會幹部,曾任黨顧問)
  • 周合源(故,前政治犯,日據時期創建台北萬華愛愛寮,是照顧乞丐的組織,曾參加民進黨創黨,後因民進黨主張台灣獨立而脫黨)
  • 伍金地(故,前政治犯,日據時期台灣農民組合幹部)
  • 羅美文(前遠化工會、桃竹苗兄弟工會領導人,曾任工黨副主席與勞動黨創黨主席,現任黨榮譽主席)
  • 顏坤泉(台塑工會自主化的最初領導人,解嚴後因協助高雄安強十全美女工爭取權益,成為首位被判刑入獄者)
  • 張增榮(前煙酒公賣局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 汪立峽(前夏潮雜誌編輯,曾任解嚴後第一個勞工組織勞工法律支援會幹部)
  • 呂德明(中興化纖工會領導人,省人纖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 陳國樑(前新竹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 王娟萍(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
  • 莫那能(詩人,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領導人)
  • 藍博洲(報導文學作家,前夏潮聯合會會長)
  • 呂正惠(前清大中文所所長,人間出版社社長)
  • 王津平(世新講師,前淡江大學民歌運動幹部,前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 梁電敏(故,運昇船運公司前董事長,前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勞動黨對中國大陸的看法?

■勞動黨認為,中國大陸自1949年以來,基本上堅持了社會主義的建設路線。然而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混合經濟體制的出現,確實產生了很多問題;特別是當前大陸的工農處境、環境污染、貧富差距以及部分官員腐敗等等,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但是勞動黨除了著力於台灣本身的問題以外,還是認為在討論大陸問題時,必須留意到美國與日本帝國主義對大陸的政治、經濟、軍事與社會的壓制與圍堵,並且認為美國與日本帝國主義應是各進步團體應優先批判的對象。


□勞動黨黨員有多少人?

■黨目前穩定繳交黨費、並經常聯繫者約有3000人。


□勞動黨在全台灣都有服務處嗎?桃竹苗區服務處在那裡?

■限於經費,黨目前設有三個辦公室:中央黨部暨台北區黨部(台北市南京西路)、桃竹苗區黨部暨勞工服務中心(湖口新竹工業區)、高屏區黨部(高市前鎮區),其他黨部目前沒有辦公室。

其中,桃竹苗區的起源是1986年,當時遠化工會的幹部基於「要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就必須也幫其他工人一起爭取」,所以在遠東化纖所在的新埔鎮設立勞工服務中心,協助了亞泥、遠紡新埔製衣、大魯閣纖維、山葉機車、厚生橡膠、富民運輸等工進行籌組工會或工會自主化(就是把原來的花瓶工會轉變成真正由勞方掌握並為勞方做事的自主工會)。1988年,遠化工會常務理事羅美文當選為工黨副主席,勞服中心也遷到新竹東大路作為工黨黨部,投入了桃園客運、苗栗客運、桃園機場地勤、華夏玻璃、台汽客運、中油、厚生、厚木工業等工會的籌組或相關抗爭,協助成立桃竹苗兄弟工會與全國自主勞工聯盟。1989年,勞服中心隨後成為勞動黨的黨部,當年爆發遠化大罷工。1991年,勞服中心遷到竹北三民路,先後協助了長榮重工、微科電子、星品、中華伺服、中華日健、金山實業、中興印染、普利司通、嬌生、群祥電子、興達、耀文電子、華隆、大魯閣、碧悠、寶利得、驊洲、五崧等集體勞資爭議或工會籌組;接觸、或深入參與了苗栗、新竹與桃園三縣的產業總工會籌組成立工作。2007年秋天,為了更貼近工人,讓工人更方便找到我們,勞服中心搬到湖口仁和路,即新竹工業區的美食街;同時為求經費上開源節流,在一樓由黨員開設小吃店。二十幾年來,勞服中心免費服務大大小小勞資爭議案件,從未間斷,一個人的案件也服務,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的案子也服務。


□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有哪些人?

■勞服中心的人員其實就是桃竹苗區黨部的人員。幹部方面,有顧問(羅美文)和黨務委員會,黨委會再設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總幹事。目前第十屆的委員有:

主委 陳新源(前嬌生工會常務理事,竹縣產總籌組發起人,現為照門社區發展協會及箭竹窩秀風農場總幹事,並兼驊洲工會、五崧工會祕書)

副主委 余成耀(前遠化工會,現為竹縣余姓宗親會總幹事)

總幹事 高偉凱(前竹縣產總總幹事,現為新竹計程車第一無線司機)

委員  陳國樑(前竹縣產總理事長,台灣富美家工會常務監事)

    張金發(前厚生工會常務理事)

    黃成進(前寶順工會常務理事,現為新埔果樹產銷班第16班書記)

    黃秋香(前遠化工會常務理事,現為新竹縣總工會理事,女性勞動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女工合唱團團長)

    呂德明(中興化纖工會常務理事,省人纖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桃園愛鄉協會理事長)

    黃榮賢(竹東國中教師會理事長,新竹縣教師會常務理事)

    嚴盛任(前富民運輸工會)

    李君仁(前台灣普利司通工會常務理事)

    陳朝啟(建成機械工會常務理事,竹縣產總理事)

    張瑞祥(前友永汽車材料工會)

    梁瑞芳(台積電受害員工自救會部落格版主)

    羅浦豪(前中興長安廠工會)

    吳兆良(前東華合纖工會常務理事)

    邱生明(前長榮重工工會籌備會)

    鍾竣安(前花王工會常務理事)

    詹益鈺(前寶順工會常務理事)

    黃榮生(前台灣日光燈工會常務理事)

    羅添福(前台灣富美家工會常務理事)

    卓美妏(前大魯閣工會,女工合唱團)

    江月華(台豐工會候補監事,女工合唱團)


為了台灣的失業問題,勞動黨對資本外移和外勞引進的看法是什麼?應該怎麼解決失業問題?

    勞動黨認為,過去台灣的就業火車頭是外銷,外銷的產業有工作做、有班可以加,外銷產業的工人才有能力消費,內銷產業也才有工作機會。所以例如台灣的資本移到大陸或東南亞,好像是台灣工人失業的原因;但是假如台資不外移,台資的外銷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仍然很可能被大陸或東南亞等地的美資、日資、韓資以及歐洲資本搶走。至於「外勞」,本身就是歧視性的稱呼,聯合國以及各進步團體都稱為「移住工人」或「流工」(migrant workers);工人進來或資本出去,其實是一樣的邏輯。很多人認為沒有搶本勞工作的外勞可以讓他們進來,但搶走本勞工作的也就是所謂代替性外勞,是不應該讓他們進來的。但是,我們越是不保障外勞與本勞同工同酬;本勞與外勞的工資差距越大,本勞的工作就越容易被外勞所取代。其實台灣本身也有很多移民工人:大家為了討生活,從雲林遷到台北,或從屏東跑到高雄就業,但是我們不會想說:新竹縣失業的人多了,叫苗栗人回苗栗去工作。勞動黨認為,救失業的真正處方,在於:1.整個改變台灣產業結構,把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變成就業的大宗,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人民才有錢消費,工廠才有內銷單,進一步增加就業;2.放棄低人力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及外銷策略,另外創造產業優勢。過去我們的外銷是「原料給人抓在手裡,關鍵設備和技術、規格給人抓在手裡,訂單也給人抓在手裡,什麼都給人賺一手;外國下單我們才有工作做」,後來相當一部分的產業變成「外國下單給大陸,大陸才下單給台灣買半成品或機器設備」,一樣靠外國人吃飯。這種經濟模式,必需要改變。


勞動黨對族群問題的看法是什麼?

■勞動黨認為,各族群應平等對待,並保留各族群的語言與文化;也要對移民配偶和移民工人平等對待,並加以特殊照顧。但是,也應該指出,台灣有時「流行」的族群議題其實是「假議題」,是政客炒作出來的。例如二二八事件,本質上並非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衝突,而是內戰時獨裁的國民黨政權在台灣以及大陸許多省份都發生的貪腐官僚鎮壓民眾事件。台灣過去「禁說母語」的政策,其實和全世界獨裁政權推行統一的官方語言的過程都類似。現在「統派=外省人=郭冠英=不愛台灣=親中」等等,更是每個等號都錯誤的連結──勞動黨本身,目前黨員95%以上是閩南人、客家人和原住民。勞動黨認為,當前台灣的真正問題不是「親中」,而是「親美」和「親日」。


勞動黨對主權問題的看法是什麼?

■主權問題在泛綠陣營主導下,被扭曲為加入聯加國、在國際場合搖國旗、或在總統演說中說出「一邊一國」等行為,大致來說,就是想要弄到一張進入國際社會的門票。但是主權的真正內涵在於不受外國干涉,內部事物由全體人民決定。即主權在民。例如:對於日本侵佔宜蘭縣所屬的釣魚台,民進黨不但從未表示過意見;對於美國放話要求台灣立法院在一定時限內通過軍購預算,藍綠都從未表示過抗議;對於美國要求提供土地興建美國在台協會,民進黨就提供內湖兩萬坪價值數十億的土地,租給美國99年,由於租金太低,美國一次付清了99年的地租。最嚴重的是,我們都知道所謂殖民地就是一種主權被徹底蹂躝的狀態,但是民進黨卻極力美化甚至正當化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由此可知民進黨對於真正主權在民「主權」其實毫無興趣,也根本不配談主權。

如果用一場熱門演唱會作比喻,民進黨的進場方法就是在會場外面拉布條、叫罵、撤錢套關係、企圖買黃牛票,結果當然是進不了會場,其實他對聽演唱會也絲毫沒興趣,甚至根本不了解會場內是做什麼的。而我們認為這個問題目前難以解決,回家做電視轉播或聽張CD聽聽,較實在一些。也就是說,勞動黨認為眼前加強基層的衛生醫療體系,比加入WHA重要;拒絕美國強賣強器、牛肉,守護國防主權及食品安全主權,比換得美國的垂愛重要。

如果我們堅持凸顯台灣主權高於一切的立場,那麼很諷刺的,我們不但要立即釋放陳水扁,而且恐怕還是授與他國家最高勳章,因為他的貪污被捕,在各國媒體上,都是以台灣「總統」貪污被捕報導。


□誰可以加入勞動黨?

認同勞動黨主張與實際作為的人,都歡迎加入。


□勞動黨的黨員有什麼權利義務?

黨員有選舉或被選舉為黨幹部、參加黨的會議等各項權利(發生勞資爭議案件尋求服務不是黨員的權利,因為黨也服務非黨員)。義務包括每年繳交黨費1200元,每年參加區黨部黨員大會;如當選為全國黨代表則要出席全國代表大會。另外,遇有集會遊行、聲援其他工運或勞資爭議案件時,雖然不強求,也請儘可能參加。


□如果只認同黨的某部分宗旨、不認同其他部份怎麼辦?

黨仍然歡迎黨友們視個人意願選擇性參加活動,並且和黨保持連繫。例如,二區黨部的《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通訊》(以勞服中心協助的案件為主要報導內容,約兩到三月出一期,也會上網,目前免費寄閱)也可以寄發給非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