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鐵民的〈約克夏的黃昏〉 /黃秋香

鍾鐵民的〈約克夏的黃昏〉

/黃秋香(遠東化纖產業工會)2007.5.29

  天下第一強(胎胎十二,隻隻順利),這是牽豬哥的廣告招牌,此行業遭人賤視,很多人也認為做這行業是很羞辱的,但是頭家古先生卻很執著地,就是要經營這個傳宗代的行業,的確曾風光一時,也賺了一些錢。但小養豬戶敵不過大規模的養豬經營方式,終究連帶牽豬哥的行業也告末落。

  小時候的記憶,我到下屋(鄰居家)玩,看到牽豬哥的頭家,手持竹鞭趕著豬哥走往家裡的石頭路上,石頭與豬蹄碰觸而發出掛、掛、掛的聲音,可能等一下又要趕到滿叔家。看起來頭家有些急,揮著竹鞭不停發出荷許、荷許的趕叫聲(要豬哥走快點)。豬哥圓滾滾的身材走得喘噓噓的,我們看到這個情景,緊跟在後,回到家中,看到頭家跟爸爸交涉一下,就將豬哥趕到豬欄去。爸爸說小孩子不要看,可是懞慒的我們,被趕也不走,還是偷偷看什麼叫做牽豬哥。爸爸將欄栓打開,讓豬哥進去與母豬同一欄,豬哥追著母豬轉兩圈,一下子豬哥的身體往母豬的身上跨去,弄得母豬嗯、嗯、嗯地呱呱叫,母豬往前走幾步,豬哥用後腳跟著往前移,不讓身體與母豬分開,一會兒豬哥下來的時候,就看到流出滑滑的液體。當時大人也不跟小孩講牽豬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叫小孩不要看,小孩反而更好奇。直到長大才知道,這個牽豬哥就是讓豬傳宗接代這回事。很慶幸小時候我看到過,否則現在看這篇約克夏的黃昏,就會對牛彈琴了。

  我小時候在農村裡,可說是每家每戶都有養豬。當時豬的主食就是蕃薯、蕃薯藤、米糠、餿水等,養豬的確不用花很多時間及精力,還可賺點錢,所以養豬也當做家庭副業。

  農業社會生活貧窮,小孩又生得多,的確靠養豬還可提供小孩學費。

  我家的豬欄有三欄,我不知道養的是約克夏還是藍瑞斯,或盤克夏,什麼豬種全然不知,只看到分三欄關了十來隻。媽媽每天燒柴火在大灶,用大鍋麻、溫豬菜(蕃薯藤)加米糠給豬吃,十幾條豬肚子餓時,集體發出歐A、歐A的聲音也夠吵了。將溫好的豬菜放冷,提到豬欄放在豬斗,豬隻搶食著,我們可不用理它,就去做別的事。約卅分鐘左右,沒聽到豬的聲音,表示豬吃飽了,全部又睡覺了,三餐都是如此。反正隨隨便便地弄給它吃,不知不覺一天天就長大了。等長大時,豬販來捆豬(賣豬),我們就可加菜,或之前在雜貨店賖的帳也可還一點,或加減貼補一些哥哥姐姐的學費。別人家賣豬,全家都是高高興興,我們家賣豬,爸爸媽媽是一定吵架,甚至打架都不足為奇。因為爸爸很會花錢,甚至花在不該花的地方,養都是媽媽在養,賣豬時,就男主外,女主內,都是爸爸去接洽、收錢,賣豬賣到沒豬本,媽媽的罵聲猶在耳邊,所以賣豬在我們家來說真是憂喜參半。

  後來可能是停止外銷,豬落價了,我們家的豬隻也減少了,只養幾隻撿餿水,而不像之前當副業在養。也因為大規模的經營方式,看到養豬場林立,直接進口飼料原料,直接銷售,甚至可以控制整個市場,農家的養豬戶怎麼能敵得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