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澤萊的〈打牛湳村〉 /李雅芬(前宏利人壽勞資爭議員工))2007.3.25 這篇文章是在描述農村中果農的辛苦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覆地辛勤地耕作,卻無法離貧困的生活,因為除了要看天氣狀況、季節變化的因素外,人為的因素更是造成果農無法脫離困苦的原因。當打牛湳村的農民把收成的梨仔瓜拿去賣,就得透過一些管道,其中有些人會把梨仔瓜承包給中盤商人,但承包的商人就會組成採收集團,包攬大批的田地,因為他們知道打牛湳有些人害怕要採瓜、賣瓜,乾脆就把田包給他們,於是商人很清楚這些人的心理,就會壓低價錢,讓果農損失,自己利多;另外有些人就是採收好載去農鄉市場賣給商人,這裡就像是一個集中交易所一樣,要把梨仔瓜先秤量,就得先讓農會的職員先收一份買路錢,還讓商人看不起,東嫌西嫌:目的就是要讓人緊張,壓低價錢,讓農民賠錢。再者就是載到一些荒僻的村子去叫賣,結果是惡性競爭也無法獲得滿意的報酬。 打牛湳村出現了兩位兄弟:哥哥蕭笙,弟弟蕭貴。蕭笙是一位刻苦耐勞、自足老實的人,常常受到欺負也都無所謂,同時也得滿意自己的生活,認為人生就是吃飽穿暖,養豬種瓜就很滿足幸福;蕭貴是一位內心充滿抱負想改造打牛湳的人,但卻一直看見打牛湳村的黑暗、無知與自私,他自己就變成一個在村裡被視為異樣、非主流的人。 這個故事反覆地在社會上上演。我們都知道、也清楚人的惡劣,那麼請大家想一想,你是大部份的人,還是蕭笙自我滿足、知足的人,還是蕭貴這種憤世嫉俗的人──內心掙扎著人們的無知,又想要解救我們?我們想要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該如何做?我想這是我的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