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之行/卓美妏

大陸之行

2007年三月間,女工合唱團幾乎全體團員協同其他幾位工會幹部參加了勞動人權協會主辦的「台灣工人大陸訪問團」,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台胞聯誼會的協助下,參訪了幾個機構、工會或企業,並參觀了許多景點。──打字員的註解

/卓美妏(前大魯閣纖維新埔廠產業工會)2007.3.25

2007年對約走過半個世紀的我來說,真的是經歷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搭飛機(夠俗吧!),第一次真正觸摸到皚皚白雪(之前就算有,也是透過畫面看到的),第一次嘗試坐速度高達431km/hr.的磁浮列車,第一次登上了263m的高塔島瞰上海全景。對很多人來說,這些根本不足為奇,但對我來,這樣的體驗卻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旅遊的第一站便到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薈萃了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也保有很多國家級的景區文物,及自然文化遺產,所以很多人都不辭千里地來一睹她的風采。萬里長城工程之浩大及艱鉅,不禁令我對先人的智慧及毅力臣服。登上八達嶺長城,遠眺群山,白雪覆蓋,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當然長城上的萬頭鑽動也是奇景之一。故宮是明清兩朝帝王的宮殿,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建築群。宮殿內的屋宇,多到數不清,宮內的建築都以紅色城牆配上黃色的琉璃瓦,殿內的樑柱都繪以絢麗的色彩,融合了帝王雍容華貴及磅礡的氣勢。但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故宮,才知道古代帝王,生活是過得如此奢華,民間最好的東西都往皇宮裡送,真是不知民間疾苦啊!

  頤和園是皇家園林的代表,是慈禧太后的避署山莊,園內的殿、堂、樓閣、亭台、水榭共3000多間,有慈太后專屬的戲台,及看戲台;看戲看累了,又有臨時休息的殿堂。頤和園的長廊最負盛名,全長750,廊內的彩畫題材十分廣泛,有花鳥、樹石、山水、人物等,進入廊內宛如置身在畫坊,每一幅畫都不重覆。聽說慈禧太后用餐的方式也很特別,侍者都要為她準備三桌食物,一桌是用聞的,一桌是用看的,一桌才是真正用來吃的,生活過得如此奢華,國力當然會弱,難怪那麼多國家都要來分這塊大肥肉。

  上海是個融合時尚、懷舊的城市,繁華的大上海處處有她獨特的魅力。外灘百年以上的西洋建築和浦東現代的摩天大樓相互輝映,對比分明,但對比中也有幾分的協調。吸引最多人目光的便是位於黃浦江上的東方明珠塔,塔高468,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夜晚的時候,她就如一顆閃亮的明珠般璀燦迷人,「東方明珠」的美稱應該是這樣來的吧!另外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新天地,走進去不禁讓人有時空交錯的感覺,是回到傳統的老上海呢?還是在未來世界的摩登上海?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外灘那邊的百年建築,當時的建築就講求美學了,每一棟建築都有其特色,難怪會有那麼多的人想留下她美麗的身影。

  蘇州園林甲天下,在中國四大名園之中,蘇州就佔了兩席。最負盛名的應該是拙政園了,園內瀰漫著文人的恬淡氣息,讓人宛如置身在畫中。在如此的氛圍下,無怪乎那些文人墨客能作出如此讓人雋永回味的詩句及畫作。虎丘,讓人很納悶為什麼叫虎丘,傳說吳王闔閭葬後,有白虎蹲其上,另外一個說法是她的山形像一隻虎而得名。園內的虎丘塔來頭可不小哦,塔高七層,是中國第一斜塔,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從其外表斑剝及傾斜的程度,便可知其年代已相當久遠,真佩服一千多年前的先民,便有如此高超的建築技術,厲害吧!她的魅力不是只有年代久遠而已,山上的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較著名的有試劍石、千人石、劍池,都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中國第一水鄉周庄,因為都是臨水築屋,有水必有橋,周庄的古橋很多,很有特色,著名的有雙安橋、富安橋,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全鎮的街道都以橋接連,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到了周庄,坐船遊河是很浪漫的,搖櫓的船夫唱著江南的小調,小調和划水的聲音相應和著,一邊聽著小調,一邊欣賞雨旁美麗的景緻,真是快哉。但是船夫的小調可不是白唱的哦,可是要付費的。

  其實旅遊真的可以增廣見聞。透過這次的旅遊才真正讓我領略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缺一不可。因為很多書上的知識,若沒有親身到那兒,無法領會到書中描述意境;若沒有書籍的輔助,看當地的風土、民情、文物、古蹟便不夠深入。還好我們有一本很讚的工具書,那便是我們的導遊(無怪乎大陸的旅遊業如此興盛,他們的導遊都非常專業,台灣這點應多向他們學習),每到一個景點,都能如數家珍完整地介紹當地景點的人文及歷史背景,聽到導遊如此詳盡的介紹,真的好崇拜,趕緊拿起紙筆來做筆記,為的是能夠加深印象、回到台灣也可以為女兒解說我的所見所聞。看到那麼多動輒就是數百年的古蹟,覺得政府當局對維護古蹟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有一點點小小的缺憾,就是開車的師父,真愛按喇叭,真是三步一小按,五步一大按,讓人有點吃不消。還有到處都是乞討的人,他們的纏功也讓人吃不消。當然最讓我們感謝的是北京的全國總工會、全國台聯、勞動關係學院、中央統戰部,以及上海市台聯的熱情接待,讓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真的是銘感在心。